齐天帝此举,目的在于充实国库。
所以,他在圣旨中,明确强调,各地务必要认真清查,不漏报、不瞒报。
敢从中舞弊谋利者,必重惩。
同时,齐天帝又交代大司农张老实,让他多派人下去,逐个地区去核查。
莱尼亚斯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快就意识到,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商机。
他是前朝的人,很清楚这里的猫腻。
以前的天骄帝国,其实算是国力很强盛,但国库里就是没钱。
一到打仗,特别是和蛮族人打仗,神启皇帝就不得不提升税收比例。
平时的时候,一亩田地每年收税是银币一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战时,就变成了两枚,有时候甚至是三枚。
可是,就算是加税,国库依然是非常紧张,造成地主、佃农和士兵都是怨声载道。
一方面是地主、佃农觉得税收太重,同时另一方面是士兵觉得军饷太薄。
军饷太薄是因为层层盘剥造成的。
打个比方说,云中城的守军,核定每年军饷是15万金币。天骄帝国的司马总署也确实是按15万金币的标准,往岭北总管发放的。
可按照旧惯例,岭北总管收到这笔钱后,必须得向司马总署“上贡”2万金币。
然后,岭北总管又将剩下的13万金币转给岭北将军。岭北将军笑纳后,又塞回岭北总管1万金币,只剩下12万了。
接下来,岭北的四个旅长把这12万分了,又各自上贡5000金币给岭北将军。到此,这笔钱只剩下10万了。
以此类推,真正分到底层士兵手上时,15万金币可能只剩下了3万。
至于税收方面,倒也不是每一个地主都会怨声载道。它也分人。
比如说,张三和李四,都是兆西安兴郡的地主,手里各有田地1000亩。
可张三和李四又不一样。
五年前,他的侄女刚好嫁给了安兴郡的小司农。
这小司农其实并不算小。
他就是管整个安兴郡的土地登记的。
有一次发洪水,很多农田受了灾。
张三灵机一动,便拿出一笔钱,让侄女替自己说情,说自己的1000亩农田全被淹毁了,请求安兴郡的小司农,在登记册上,把自己名下的农田一笔勾销。
看在钱和娘家人的情分上,小司农答应了。
从此,天骄朝廷的税就不会收到张三的头上,只会收李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