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看着苏瑶日益隆起的肚子,比上次生睿渊的都大好多,满心担忧,即刻宣太医院院首及数位经验丰富的太医一同前来为苏瑶把脉。
太医院院首领了旨,带着一众太医,诚惶诚恐地来到瑶华宫。院首亲自上前,屏气敛息,手指轻轻搭在苏瑶的腕上,仔细地感受着脉象。其他太医则垂手侍立在旁,大气都不敢出。
良久,院首缓缓起身,其他太医们依次上前,仔细地为苏瑶把脉,期间还不时相互交换眼神,小声交流。皇上在一旁焦急地踱步,目光紧紧盯着太医们的一举一动,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究竟如何?为何爱妃此次肚子比上次大出许多,莫不是有什么不妥?”
院首赶忙跪地,恭敬地回禀:“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上请宽心,苏妃娘娘这一胎,脉象洪大有力,依臣等判断,乃是多胎之象,且至少有两个胎儿,故而肚子比寻常孕妇更为显大,实乃皇家之大喜啊!”
皇上听闻,先是一喜,随即又皱起眉头:“多胎?如此一来,爱妃生产时岂不是要承受更多痛苦,也更加危险?你们务必想尽办法,确保爱妃和胎儿平安。”
院首连忙应道:“皇上放心,微臣等定会全力以赴,已安排最得力的接生嬷嬷随时待命,还准备了各种应急之策,定会保娘娘和小皇子们平安。”
苏瑶看着皇上焦急的模样,心中感动,轻声说道:“皇上,臣妾没事,您别太担心。能为皇上诞下子嗣,是臣妾的福分。”
皇上听闻,先是满心是欣喜,快步走到苏瑶床边,握住她的手,又心疼地说:“爱妃,可真是朕的福星,一胎多子,此乃祥瑞之兆。只是上次怀睿渊一个就那么辛苦,更何况现在还是多胎呢。”
苏瑶微微摇头:“皇上切莫自责,这都是臣妾心甘情愿的。”
这时,小翠在一旁怯生生地开口:“皇上,娘娘这些日子孕吐得厉害,吃什么吐什么,人都消瘦了不少,可如何是好?”
皇上皱眉,看向太医:“可有什么良方缓解孕吐?朕的爱妃这般辛苦,你们务必用心诊治。”
院首忙不迭地应道:“回皇上,微臣这就回去调配几副药剂,既能安胎,又可缓解孕吐之苦。还会让御膳房准备些清淡易消化、开胃的吃食,定能让娘娘好受些。”
随着肚子越来越大,苏瑶的行动愈发艰难,连平日里简单的行走都变得吃力。小翠每日跟在她身边,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生怕出一点差错。
一日,苏瑶在庭院中稍作散步,想活动活动筋骨,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睿渊见状,赶忙跑过来,用他小小的身子扶住苏瑶另一边:“母妃,您慢点儿,渊儿扶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