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辞恳切,掷地有声,其声回荡在华堂之中,尽显谦逊之态。
雍正帝见年羹尧跪地推辞,脸上不易察觉地微微一沉,那一瞬间的神色变化仿若乌云蔽日。
但转瞬之间,便又恢复了那威严而沉稳如山的神色,仿佛方才的波澜从未出现过。
他目光深邃而锐利,紧紧凝视着年羹尧,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此次出征,你身为统帅,肩负三军之重任,是你调度有方,指挥若定,决策英明果敢,才是此番胜战得以成就的关键所在。这一等公之位,你当之无愧,实至名归。年爱卿就不要再推辞了,领受此封赏,也好让朕心安然。”
雍正帝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有力,宛如洪钟鸣响,那话语之中透着不容置疑。
年羹尧见状,心中明白自己已无法推辞,便恭敬地再次叩首,应道:“臣遵旨,谢皇上隆恩!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死报效皇恩,继续为大清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宴会上顿时响起一片祝贺之声,那声音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然而,在这喧闹嘈杂的氛围之下,年羹尧却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察觉到雍正眼神深处那一抹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仿若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暗涌。
宴会结束,年羹尧带着几分醉意,步履略显沉重地走在出宫的宫道上。
四周静谧得有些压抑,唯有他的脚步声沉重地敲击着石板路,在这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神色慌张地从旁侧闪出,没头没脑地直直撞向年羹尧。
年羹尧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刚要开口斥责,却见那小太监趁着周围人尚未留意,迅速而敏捷地将一封密封严实的信塞进他手中。同时跪倒在地,急促道:“大人饶命,是奴才有罪。”
“无妨,你起来吧。”年羹尧反应过来,淡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