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将自己的时间耗在田地里,温暖倒是不知道,已经有新知青将主意打在了老师上。
是的,全村的轻省活计,也就老师了。
今年的新知青在村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也已经将村里的活计都打听了清楚。
除去要下地干活的活计,别的轻省活他们都有体验过。
当然,这放牛的活,是没人能够跟徐文渊抢的。
当初的蘑菇基地,现在也已经发展的很不错。
去年村里人,上山采蘑菇的次数就比往年少了不少。
他们这一冬,要么吃新鲜的蘑菇,要么吃晒干的蘑菇。
总之,村里人都不认为自己村当初建立这个蘑菇基地的主意是错的。
甚至,在吃过一冬的蘑菇之后,村里还决定今年扩大蘑菇基地,想要多种植一些蘑菇出来。
倒是不管是干蘑菇还是新鲜蘑菇,都可以拿到公社去换。
是的,自己吃不算什么,村里人都想着用这些蘑菇去换钱票了。
在村里人看来,能够在蘑菇基地干活,也是顶好的事。
可这活,新知青们倒是也想去干。
这不,有一就有二。
有人看上了种植蘑菇的活计,就有人看上了老师的工作。
大队长他们在协调之后,决定先将蘑菇基地给扩大。
反正现在土地化冻,建房什么的也容易些。
之后的活,再看着安排。
不过,说起建房,就有人跑来找大队长了。
去年秋收后,住在新知青点的人就有人跑来说要给自己建新房。
只是那时候天气渐冷,土地也慢慢冻住,实在不是建房的好时机。
再说,建房要用的材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凑齐的。
这事一拖,就拖到了今年。
对于知青建房的事,大队长是不会拒绝的。
再说,这几年下乡的知青人数就没减少。
要是有人建房出去住,这空出来的房子,也好留给新来的知青不是?
当有人做出头鸟后,就有人跟随。
这不,有一就有二。
想要建房自己住的知青越来越多。
大队长大手一挥,都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