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土气的温暖,走在人群里都不会被人给认出是知青来。
所以,这样的她也没跟主角团有什么牵扯。
在温暖没有关注的情况下,主角团里倒是有人有了行动。
自从新知青们有了好的去处后,村里人对于他们谈论的也少了。
至少,不会在明面上议论新知青。
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新知青有好几人都去学校当了老师。
在村里,有学问的人都是被人敬重的。
而老师这一职责,让村里人打心眼里觉得敬服。
尤其是,他们的子孙都会在小学就读。
不说孩子,就是家长都怕老师不高兴,不好好教导他们的孩子。
所以,往常兴起而谈论的话题,村里人也会选择性的避开那些当老师的新知青。
村里人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可也不缺聪明的人。
大家先看着这些新知青们隔三差五的就会有包裹送来,之后又看公社的人对他们的态度比之前的知青要好的多。
再说,还有建立学校的事。
大队长和村里的领导们筹谋了好几年都没干成的事,让这些新知青给搞定的。
这些事前后一联想,村里人就知道,这些新知青不是他们惹的起的人。
再说,下乡知青,总会有离开的那一天。
对方有权有势的,他们这些农村人也犯不上去招惹对方。
所以,有被人叮嘱过的村里人,就一些话题还会专门避开那些人。
反正,现在得利的是村里的娃娃们,他们就不会去深究一些事的起始。
只是,村里人装糊涂行,可被人盯上的却无法装下去。
是的,就是被盯上。
牛棚的王大爷,看着一天天出现在牛棚放牛的徐文渊,心里的抵触越来越深。
说起来,王大爷虽然是村里人,可他也是在饥荒年逃命过来定居的。
五八年的大饥荒,使得很多人都丧生。
而王大爷,在跟着家人逃荒的时候,也是凭借着自身的一口气从南到北逃命的。
这一路上,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离世,却又无能为力。
而他自己,要不是身体稍微好一些,脚程也比那些饥饿的人走的快一些,说不准还真活不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