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8年10月3日,宋真宗赵恒带领着有史以来最为庞大和华丽的封禅大军从开封出发前往泰山进行封禅活动,这一行人等沿途相继经过长坦县、韦城县、卫南县、澶州、郓州、濮州,最后于当月二十日抵达终点站乾封县(今山东泰安),前后共计走了十八天。 比起当初亲征澶州时,赵恒这一次走得那可就是快多了。
在山下歇息几日之后,赵恒于二十三日早晨着通天冠、覆纱袍并乘坐用黄金雕饰的御辂抵达至泰山前门。到了这里,为示虔诚的赵恒又改穿普通的靴袍并乘坐步辇开始登山。现在知道赵公子为什么敢在登山前一直吃素了吧?皇帝陛下哪用得着两条腿爬山,人家是有人抬着走的。至于随行的王公大臣们,他们只能跟在赵恒的屁股后面向山顶进发,这些人里面是否有人也是被抬着走的就不清楚了,反正这一路上的安保措施那是相当到位,沿路的警卫人员达到了两步一人的森严程度。
到了道路崎岖之地,赵恒也是没办法只得下来走两步,有人上去扶他但却被其制止,等到道路再又宽敞点之后他再又被人继续抬着走。这一路爬山众人是走得气喘吁吁无不疲态尽显,但史官却对赵恒的表现大加赞赏,史称“导从者或至疲顿,而帝辞气益壮”。
这句话就真的是有点不要脸了,人家是走路,但你赵恒是坐轿子,你能不辞气益壮吗?
到了半山腰的露营地,全体人员就此可以好生歇息一下了,因为正式的祭天仪式得在第二天进行。赵恒随即又带着王公大臣们参观山上的玉女泉以及唐高宗和唐玄宗封禅时留在这里的记录当年封禅的那些石碑。
第二天,赵恒率领群臣登上泰山之巅,封禅大典正式开始。首先由中书侍郎周起大声朗读玉册和玉牒的内容,然后宰相王旦跪在祭祀坛前仰天高呼:“天赐皇帝太一神册,周而复始,永绥兆人。”
接下来就是宋朝皇帝陛下赵恒亲自焚香祭天行初献礼,在他之后由宁王赵元偓行亚献礼,舒王赵元偁再行终献礼。“三献礼”大成之后,侍从们再把玉册和玉牒分别放进一个金盒和玉盒里,再又将这两个盒子封实,最后王旦手捧玉盒、冯拯手捧金盒将这两个盒子放进事前造好的一个石鐾里,最后一步便是再将这个石鐾给封实。
至此,封禅大礼的这个“封”宣告结束。
等到赵恒等人再又回到昨日在半山腰的宿营之地时,司天监的人前来奏报:“陛下,你知道吗?你走了之后,祭天坛的周围是祥云袅绕,就连月亮的周围都是一片金黄之色。”
一听又是近段时间以来让人听得已经快要恶心呕吐的祥瑞再又出现,这些王公大臣们忍住腹中的翻江倒海立马跪倒在地向赵恒表示祝贺,万岁之声响成一片。“马屁之王”王钦若在山下听到这动静也命令山下的所有人一起跟着高呼“万岁”,整个泰山就此被万岁之声震彻山谷。
赵恒呢?他此时自然是忍不住心花怒放!登临绝顶!封禅泰山!千古一帝!世间唯我独尊!这感觉比起他当初听到和看到澶州城下的万岁呼喊可是要好出千万倍!伟大如太祖,圣德如太宗,这两位老爷子,你们此生可曾有过我赵恒此刻的感受啊?
这天傍晚,赵恒一行回到了山下并开始准备第二天的“禅礼”——祭地。
禅礼的祭祀地点是选在了唐朝皇帝祭地的地方——社首山。具体过程就不说了,反正就是焚香礼拜的那一套固定流程。当然,比起祭天,这个祭地之礼自然是要打些折扣的。如此一来,这个封禅大礼也就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