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兰知道,在吴妈的心中,那里始终就是高翠兰的家,永远不会走。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对亲情的牵挂,那处房子也成了她的精神家园。感动地道:“吴妈,我永远都是吴庄的人。不过,我春节回去,是想接您过这边来。”
吴妈问道:“什么,接我去你那里?”高翠兰道:“对,我准备过了年开了一个大饭店,想叫你来照应照应。愿意来吗?”吴妈道:去,怎么不去?无论如何也得去看看!”
电话里传来杏花的声音:“我也去。”高翠兰道:“打什么叉,你能来得了吗?”杏花道:“偏心了吧,我娘能去,我怎么不能去?”高翠兰道:“你儿子怎么办,不上学了?”杏花才住了嘴。高翠兰对吴妈道:“我在邮电局打的电话,今天就这样,春节回去我们再说吧。”
离开了邮电局,高翠兰还想试探一下吴二柱的信心,问他:“二柱,就现在这个条件,你觉得饭店怎么样,能开得起来吗?”吴二柱直言道:“总是觉得离城里太远,去那里吃饭不方便。就怕时间长了,客人不会多。”
高翠兰鼓励道:“你还不了解,再过一两年,咱们饭店周围的房子就建起来了,而且大部分都是机关单位的人住在这里,以后不要担心客源。开张的时候也不用愁,我们设计好的,会来好多人。关键就是开张之后这段时间,你千方百计要把饭菜搞出花色,再实惠一些,就能留得住客人。你说离城里远,现在城里的三轮车多得是。我这样想,只要送客人来的,不用客人掏钱,咱们付车费。”
吴二柱赞同道:“这也是个办法。”高翠兰道:“还有,这也算是个大酒店了,一次就能开席二十多桌,还得想办法再把红白喜事的酒宴拉一些过来,生意就不用愁了。”吴二柱本来有些担心,听了高翠兰这番话,觉得她想得已经很周到,不由得增强了信心,道:“我从来都相信高大姐,不然我也不会来。”
高翠兰听他乐意留下来,对他道:“你要是想来的话,把老婆孩子都带过来,给你们专门留一间房子。”吴二柱道:“那怎么行?小孩才两、三岁,来这里不麻烦吗?”高翠兰道:“有什么麻烦?现成的房子,吃饭又不用愁。两地分居,也不是个常事。”吴二柱道:“那就太谢谢大姐了。”
高翠兰又道:“咱们虽然都是自己,但毕竟是做生意,话还是提前讲明。你在这里干,无论生意好坏,先按照你表舅的标准发你工资。等以后这里欠账还清了,生意做好了,我会加倍给你工钱。”
吴二柱忙道:“大姐说远了。你现在刚刚起步,我就是来帮忙的。借了那么多的帐,先挣钱还账。再说了,我怎么能跟表舅一样?工资的事你别忙着提,以后再说吧。”高翠兰道:“欠账是欠账,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省。”
又问吴二柱:“对了,忘了问你,你媳妇识字吗?”吴二柱道:“算是初中毕业吧。那时候上学又不正规,孬好认识几个字。”高翠兰道:“能识几个字就行,在前台记账总可以吧?”
吴二柱看高翠兰这样想照顾自己,恐怕自己的老婆干不好。对高翠兰道:“记账可不是小事,她带着孩子。还是找一个利落的人吧?”高翠兰道:“孩子两、三岁,稍许懂事了,没事的。反正前台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得再找一个跟着客人点菜的,到时候,互相照应着就行。”
吴二柱知道前台记账这个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记账、结账、收账、管账,而且代表东家形象,礼貌待客,应对自如。之所以这样安排,是高大姐当作自己人,只能点头答应。
第二天,高翠兰正陪着吴二柱请来的郭师傅在厨房里看着他们支锅,蒙向前又找上了门。
高翠兰只得出来应付,问他:“你怎么这么急,不是说等等再讲吗?”蒙向前道:“等什么呢?你那房子闲着也是闲着,我是想只要租出来,趁着头年里这段时间,还想挣个过年的钱哪。你不也一样吗?早一天租出去,早一天拿到钱。做生意得会算,我不知道你还犹豫什么?”
高翠兰想想也是,马上还得添置桌椅板凳,餐具,真得不少花钱。于是按照杨新生的提醒,问他道:“你租这里的房子,是不是看中了门口的这片地方,想当停车场?”蒙向前道:“停车场?我要停车场干什么?”
他眨巴眨巴眼睛,仿佛明白了高翠兰的意思,问道:“你是怕我把门口这片地方当作停车场,挡了你们饭店的生意,是吧?”高翠兰道:“有这个意思。你既然是修车的,门口还能少了车吗?”蒙向前道:“你想错了。我这里只是个小汽修店,不是修理厂。只是修理汽车临时出现的一些小毛病,说实话,大毛病咱也整不了。这个你放心,车都是停在公路旁边就修了,怎么会开到门口来呢?即便有些小车开过来,也是停在我修理店门口,绝不会影响你们饭店,其实还能给你拉生意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翠兰这才打消顾虑。问他:“你打算租多长时间?”蒙向前看高翠兰松了口,道:“做生意,当然是时间越长越好喽。先订个十年吧?”高翠兰道:“又不想卖给你。现在的房价,一年一变化,谁都不傻,定那么长的合同?”
蒙向前咂了咂嘴,道:“那就先订五年,房租一年一缴。”高翠兰道:“什么?定五年、交一年的钱,你哄谁呢?我看你不是个实诚人,我也没功夫跟你瞎磨叽。一句话,要租只租一年,房租一次付清。你也不用再啰嗦了。”说罢,转身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