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
很遗憾,他四处碰壁,碰得一鼻子灰,根本未能将中医成功地解释到位。
即便到了如今这个时代,类似的情况依旧存在。
像是所谓的‘让中医实现现代化与科学化’之类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就连大学里教授中医的教材也非得搞出一套基础理论来,而且还仿照西医的教学模式进行编排。
这么做似乎让人感觉中医变得更科学了,但真的是这样吗?恐怕未必!”
讲到这里,马教授有点犹豫,大道理谁都会讲,这些现状在座的也都晓得,说那么多,显得是老话常谈,不过最后还是继续说下去。
他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1965 年的时候,我的老师(猜测可能是咱们马老师年轻时在大学里的老师,但肯定不是胡老)。
这位老师呢,专注于科研工作,尤其在研究肺炎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并据此拟定出一个方子来。
而这个方子呢,是基于西医的理论所制定的,其核心思路就是‘发汗、清热、消炎’。
然而,实际应用当中却出现了问题。
当碰到一位因为发汗过度而身体状况不佳的病人时,我们这边仔细观察后便向老师进言:‘老师呀,这个患者可万万不能再继续发汗!’
谁曾想,老师竟然不以为然地回应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难道都要用小柴胡汤不成?要知道,肺炎可不是普通的感冒,必须得持续发汗才行……’
令人惋惜的是,最终这名病人还是不幸离世了。”
当故事讲述到此处时,现场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情不自禁地为之动容。
毕竟这番话可是出自马教授之口啊,想来其真实性应当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从马教授口中所述来看,这显然是一件年代颇为久远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