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一天的会,进入了茶歇状态,会场里都弥漫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而在这看似平常的时刻,有一个现象却始终不变——那就是吃瓜群众们对于各种话题的热衷与好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连平日里给人以严肃、高深印象的一帮专家教授也难以免俗。
他们聚在一起,原本可能是探讨一些学术领域内的重要议题,但不知不觉间,话题竟然转向了经方。
众人围绕着其中的大柴胡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专家凭借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大柴胡汤的用药原理和疗效娓娓道来;有的则从中医经典著作出发,深入剖析其背后蕴含的医学哲理;还有些年轻学者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前辈们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这场关于大柴胡汤的讨论,既充满了专业知识的交锋,又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分享。
讲到大柴胡汤的时候,都要提到那位可敬的现代经方家胡希恕先生,特别是要提到刘渡舟先生为《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一书所写序言中的一段话。
“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料,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这到底说的是哪一件往事?
马先生身为胡老的继承者,就在眼前,如果这件事儿确实存在,那么他应该是最清楚的。
就连江部一郎这几个日本友人,也十分好奇。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中医没有什么擂台给人打擂,怎么评判医术高低,这是个难事儿。
自然会对刘渡舟当年口中的“独排众议”好奇。
“那是当年会诊单玉堂老先生的事。”马先生微微仰起头,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仿佛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那段遥远而又难忘的时光里。
他轻轻地开口说道:“那还是1982年的时候啊,单玉堂先生因为患上严重的肺心病住进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