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六经、卫气营血、三焦

复诊:诸症皆消。

按照胡希恕的说法,六经辨证,不是六条经脉,而是六类症状群: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很多看过《内经》与《伤寒论》的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两本经典文风差别那么大。

因为《内经》是论文,而《伤寒论》是指南。

尤其是《内经》被唐代王冰这个道士经手整理,那真是境界越高越好,文采越华美越好,恨不能一句话掰出来十个道理。

而《伤寒论》则是言语简练,什么病,有什么症状特征,用什么方子治疗。

什么病,用错了方法治疗,会变成什么样子,然后用什么方子治疗。

这种文风,那就是大白话,越简单,越好懂越好。

所以读伤寒呀,最好不要想太多,加戏加的太多,就容易出问题。

还是那句话,方子好不好,是用出来的,有效就是好方子。

不会经方?那就记一句大白话,半夏泻心汤可以治疗急性胃肠炎。

什么是经方?这,就是经方。

谭大夫呢,出现了很多初学中医者会出现的困惑。

就是这个病呢,没治好,能找出一大堆问题,真的开方子治好了,反而迷茫了,患者的问题解决了,大夫的问题变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