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天的话让在场的众人不禁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表示想要学习这种古老的修复技艺。
“陈总,能否让我们也学习一下这项技艺?”工地上的一位老工人热情地询问道。
“当然可以!”陈光天毫不犹豫地答应道,“‘打牮拨正’这种技艺,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我很乐意传授给大家。”
听到陈光天的答复,工地上的工人们都纷纷露出了兴奋的表情,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项古老的修复技艺。
陈光天随即开始了示范,他一边讲解着修复的原理和步骤,一边手把手地教导着工人们如何使用木牮,如何调整墙体结构。工人们虽然有些生疏,但在陈光天的指导下,很快就开始掌握了技巧,开始尝试修复墙体裂缝。
在修复过程中,他们面对着各种不同的情况和难题,需要灵活运用技艺来解决。有时裂缝过大,木牮无法插入;有时墙体结构复杂,需要更加精细的调整。但工人们都充满了热情和耐心,他们不断尝试,不断摸索,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好,大家都很棒!”陈光天鼓励地说道,“只要坚持不懈,你们一定可以掌握这项技艺。”
工人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感谢。他们深知这种古老技艺的珍贵和重要性,也意识到学习修复技艺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为了修复永寿宫,更是为了传承和保护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
修复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每一个工人都全力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双手修复着这座古老建筑的每一寸土地。他们不仅仅是修复工人,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修复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徐峰也不停地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他深知“打牮拨正”虽然是古老技艺,但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技术和理念,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修复工作中。
“徐哥,你的建议太有帮助了!”陈光天对徐峰表示感谢,“你的眼界和见识确实不同凡响。”
“陈总过奖了,我只是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徐峰谦虚地说道,“我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完成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