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既是恩典,也是一种信号。
刘协的封赏,说白了就是刘备的意思。
只不过有关刘备本人的封赏,刘协也是犹豫纠结了许久之后,才答应了下来。
刘备领丞相一职,兼宗正,封汉王!
丞相一职曹操已开,刘协倒是没有舍不得,宗正刘备本就是汉室宗亲,也无不可,关键是这个汉王。
东汉不是没有藩王,关键是刘备的这个汉王。
要知道,高祖刘邦便曾为汉王,此王号一出,所有人会怎么想,不言而喻。
刘协自然清楚,所以他不想。
可惜他说得不算,再加上陈群辅助,说服了刘协,这才封下来了。
而张明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就是要给大家一个信号,毕竟把刘协恢复帝位,未来再让刘协禅让的策略,下面的人并不知道。
万一大家误会了,真以为刘备是想要辅佐刘协的,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关键是换个人可能就没有误会了,但偏偏是刘备,那就真有可能会误会!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个汉王的王号。
由于有丞相一职,总揽朝堂,因此三公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更多是象征意义。(东汉末,司徒职权被尚书台剥夺;太尉掌四方兵事,没兵自然没权;司空职权被御史台剥夺)
因此太尉由华歆担任,司徒由孔融担任,司空则由同在襄阳修典的前任司空张嘉担任。
说起来,曹操掌权后,司空一职就是张嘉“生病”逊位后,才空出来的。
这样三人该修典还是修典,只是地位更加崇高,实际上没有任何实权。
九卿中,除了宗正(掌皇族事务)是刘备兼任,少府(掌皇帝生活与皇帝个人财政)由陈群领了,大司农(掌国家财政钱粮)又非糜竺莫属外。
其余太常(掌礼仪祭祀),卫尉(掌皇宫守卫),太仆(掌畜牧,养马),廷尉(掌审理案件,监狱),大鸿胪(掌外交和少数民族事务)皆由在襄阳修典的名士大儒担任。
相反,其中真正握有实权的职位,则全部都是由刘备亲信掌握。
至于光禄勋(掌人才选拔和培养),压根就没设人担任,因为要不了多久,选拔的职权会被中正替代,培养的职能则会由学院分担。
本来按照刘备的意思,是想让张明担任尚书令一职,但是后面又考虑到张明和荀彧的不同,张明可能经常会随军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