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这个,可是一刀快准狠,直接割断的。
秦文雪翻翻找找,把所有死者分布图,包括周围的景象照片,全部给找了出来,对比起来。
既然猜测,凶手有可能是先踩点,再蹲守,最终随机性的杀人。
那么,他是用什么方式在选择遵守的点,为什么要选以上十二个点?
除了不容易被别人发现之外,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原因,或者有某些考量在其中?
已经确定这是一个高智商的罪犯,对方可能会做一些迷惑执法者的事,但绝不会做一些无意义的事。
经过反复对比多张照片,秦文雪又发现了一个异常。
这个凶手杀人的地点,偏僻归偏僻,但有一个明显特别的点,那就是都是小巷,最起码也是小路。
属于是前后就一条路,没有别的路。
这种情况下,偏僻就不用说了。
问题就在于,凶手如此谨慎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想不到,万一有人来怎么办?
要知道,这种小路也好,小巷也好,根本就没地方藏。
如果恰好除了死者之外,有人经过该怎么办?
从他杀人到割头,再把头给弄下来装好提走,全程是不能有人来的。
一旦有人来,凶手失去了偷袭的机会,万一人正好看到他在割头,只要叫着往外跑,哪怕他跑掉了,也肯定会被发现一些特征。
凶手如此谨慎,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秦文雪喃喃道:“凶手,至少有两个人,起码另一个是帮凶!
一个人做这种案子,还能做下这么多起,真以为是天命还是怎么的?
何况,一个命案现场,从来没出现过第二个死者。
必然是有人放哨,甚至会通过手机等方式通知,以便于看是否要下手,或者来不来得及带走头颅。
一旦有一次失手,情况就完全变了!”
这又是一条线索,虽然不一定正确,但大概率是这样的。
这个凶手,绝对不是雨夜屠夫赵兵那种,这种属于出场就有完全心理准备的。
分析出这条线索之后,秦文雪又开始继续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