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琉璃道:“如果他们的目的是占领扶余国的城池或者灭亡扶余国,那最好是趁着大胜一鼓作气攻下更多的城。可自打玉轮国占领敖东之后,却只是陈兵仙州城下围而不攻,似乎在等扶余国的援兵到来。”
杜襄成问:“扶余国内还有兵可派吗?”
卫琉璃道:“据我们所探,怕是没有了。敖东守城一战,一万精兵尽数被灭,仙州城内目前还有将近两万的兵被围,其他城池只剩下守城的兵了。为防止玉轮国其他部队偷袭,这些守军是不能抽调的。”
“玉轮国勾结颇黎早在我们意料之中,但我实在看不出来渤海国出兵对玉轮国有什么好处,难道他们想在渤海国搞内乱?”杜襄成道。
卫琉璃摇摇头,说:“我也探查不到玉轮国到底想干什么,他们的高层口风很紧,几乎不会在奴仆下人面前谈论军政大事,所以即使买通了他们身边的仆役,也很难打探到确切的消息。”
“虽然探听不到消息,但至少证明我们怀疑的方向没错,他们一定在密谋着一件大事,否则没必要这么谨慎,对吧?”房如樨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段知书问:“我们不能直接派人混进去吗?”
卫琉璃道:“很难,玉轮国的贵族和平民基本是弱然人,他们的长相和我们有明显差别。奴隶中除了弱然人之外倒是有部分被他们掳走的扶余人,但是这些人通常只能干低等的活,接触不到机密。”
“颇黎伏诛的消息,玉轮国知道了吗?”郑安雅问道。
“还没有,”卫琉璃道,“我们发现颇黎的手下在边境附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给玉轮国的线人传递消息,他们二人并不见面,于是我们也依样画葫芦地传了假消息过去,让玉轮国误以为颇黎还掌控者局势。陛下,要放消息给他们吗?”
“不用,先瞒着,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郑安雅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问杜襄成道:“对了,这次怎么不是长晔领兵?”
“长晔出了点小意外。”杜襄成道,“就在不久前,他因为坐骑受惊摔下了马,虽然太医说没有大碍,但他却变得十分嗜睡,每日清醒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所以东帝陛下听从群臣的举荐,选了那位叫卢早行的将军领兵。”
“摔伤了?怎么会这么巧?而且摔伤跟昏睡没有关系吧?”郑安雅心中一惊。
杜襄成面有难色,说:“太医说他的嗜睡大概率与磕到了头有关,静养几个月就会好的。”
“嘿嘿,这小子可别摔傻了!”郑安雅翻了个白眼,引得众人哄笑不止。
眼看着讨论不出结果,郑安雅遣走了众人,唯独留下了杜襄成和卫琉璃。
在二人不解的目光中,郑安雅解释道:“我之所以把你们留下来,是因为接下来说的话完全出自我的猜测,并无真凭实据,不适合拿到朝堂上讲。”
杜襄成问道:“你还是觉得有问题?”
“太巧了,实在太巧了!”郑安雅摇了摇头,说:“早在额林邀约称帝的时候,我就隐隐感到不对劲。一个家族只通过两代人、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统一了整个漠东草原,这个额林绝不简单。如果说玉轮国此次挑起战事就是冲着渤海国去的,他们联合颇黎举兵是为了牵制我们的主力,让我们无暇顾及他们和渤海国之间的战事。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不出手,他们就那么有把握单挑渤海国吗?要知道,无论人口还是财力,渤海国都远在玉轮国之上。”
“你的意思是,长晔在这个节骨眼上受伤,与玉轮国有关?”杜襄成不禁倒吸一口寒气。
卫琉璃道:“马这种牲畜是很容易被做手脚的,而且不易察觉。”
小主,
“他的昏睡或许也有问题。”郑安雅道,“襄成,现在他的府上是谁在主事?”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