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滑国(四)

东洲往事 文火煮茶 2507 字 11天前

“请问公主,何为国君?”

“呃,”郑安雅被问住了,“一国之君,是一国的统治者,也是国内最为尊贵的人,是国民见了都该膜拜的人。”

卫信忠继续追问:“那您认为国君和国民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

郑安雅道:“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国君爱护国民,国民也爱戴他们的国君了。”

“嗯,说的不错。”卫信忠道:“那请问公主,一个人如何才能成为国君呢?”

“啊?”郑安雅一愣,随即答道:“国君不都是世袭的吗?我们高昌是母女相传,其他国家大多是父死子继,如果没有子女,那就由兄弟或者姐妹来继承。”

“那费璟呢?费璟也是王室后代,有继位的资格。为何百姓非但对他没有半分爱戴,反而如此怨恨他?虽说他的上位有点不正当,但是普天之下通过非常手段上位的君王可不止他一个,有些人登基之后照样能获得好名声。”

小主,

郑安雅恍然大悟:“先生,我懂你的意思了,王位虽由世袭得来,却根植于百姓。如果国君爱护百姓,百姓就会拥护他;如果国君不爱护百姓,百姓也就不会对他产生该有的尊敬;而如果国君不把百姓当人,对他们的死活不管不顾,百姓就巴不得他死。”

卫信忠抚掌道:“很好。那您可知晓费璟为何要偷袭夜郎国,又要孤注一掷地攻打高昌国?”

郑安雅抿了抿嘴:“我不大明白,我原以为他国力充盈、兵强马壮,所以要欺负我们以彰显武力,现在看来滑国百姓都快造反了。”

卫信忠颔首:“正是如此,他打仗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国民怨气冲天,要找个口子发泄,最好的办法就是树立一个敌人,让他们去打。夜郎国比滑国富有,是他的首要目标,如果偷袭成功,他就能抢掠一大批财物和粮食缓解国内矛盾。而打高昌国,则纯属失败后急红了眼,想通过对高昌国的胜利挽回一些面子,不然打了败仗回去国民对他更加不满。”

郑安雅问:“如果我们好好对待滑国百姓,他们是不是就会拥护我们?您之前说的,可以把滑国的城池和国民并入我国,能实现吗?”

卫信忠道:“这可急不得,公主先不要声张,待我细细想来。”

卫信忠又回到人群里问滑国众人:“国中可有德高望重的长者可以主持大局的?”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道:“姓费的王族在他登基前就死光了,没有王族人了,就连他自己也没儿子。”

“缺了大德了,这是老天要绝他家的香火。”

“前几年有位老封君,人很正直,后来因为得罪了他,被贬了,如今大概也死了吧。”

“上梁不正下梁歪,君王如此,朝堂上能有什么好人?”

“听说他们都跑了,跑就跑吧,一群酒囊饭袋!”

“长者倒是有几位,只是他们从没做过官啊。”

卫信忠又问道:“听说费璟还有个哥哥?他可还活着?”

“早死了,死得莫名其妙,后人也不知道有没有。”

“那个叫陆贤的对吧?听说他倒真是个贤人。不过早就听说他不想要王位,所以不改回费姓。”

“哦,”卫信忠叹了口气,再问众人:“你们可还记得当年在动乱之中保护费氏孤儿的陆大夫?他的家族在哪里?可有后人在世?”

“哦?您问陆家啊?就在城外,住得不远。”

“陆大夫当年可是好人一个,可惜养了这么个祸害。”

“话不能这么说,陆大夫养的是他爹,哪知道儿子这个德行?”

卫信忠挤出人群,对郑安雅说:“有个好消息,费姓王族目前已经无人在世,滑国的王室算是绝嗣了。这给我们省去了很多麻烦。接下来,我们去拜访这位陆大夫的后人,听听他们的想法。”

注:神族对母亲的姐妹的正式称呼是“阿咪的”和“阿咪吉”,但也有部分人管母亲和母亲的姐妹都叫“阿咪”。杜襄成年幼丧母,是杜偃武抚养长大的,因此叫她“阿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