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章 奇怪

入学那日,都不用林锦鲤说林小四就拿上了林母准备好的六礼。

六礼有芹菜、红豆、莲子、枣子、桂圆、干瘦肉条。

全部奉上后,给束修,拜孔子像,然后所有同窗一起拜先生。

一切结束后,才开始正式上课。

有老师教确实不一样,不过在族学三个月,林锦鲤就收获良多。

往日一知半解的典故、文章、经史出处全都了如指掌。

不止文史典籍有了明显的进步,就连她一直练也没什么长进的字,都有了一些笔锋。

因为知道她后年要乡试,老举人还给她开了好几次小灶。

就是有时候讲春秋,讲着讲着到大学去了,讲中庸,讲着讲着史记去了。

不过每听她讲一次,林锦鲤都会有新的收获。

特别是她以前科举时候经历的一些事,给了她很大的启发。

刘家族学分两种休沐方式,一种是一月一休,休一天。

一种是三月一休,休三天。

林锦鲤家离的远,自然选择三月一休的。

到了休沐的日子,林锦鲤早早起来收拾自己,准备回家。

她在之前就问过林小四,知道她不想回去,也没勉强。

她们一起同吃同住三个月,也算了解她。

她话虽然不多,很有主见,是一个很有分寸感和规则感的人,就是不够圆滑。

林锦鲤想着,等这次休沐回来,她就问问她,愿意做点什么。

她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如果她愿意从商,倒是可以交给她去做。

虽说士农工商,但走仕途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成的少之又少。

没有银子,没有藏书,没有好的夫子,寒门难出贵子,根本无望。

她完全是情况特殊,大多数读书人的现状是,耗费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得个童生的名号。

农,也只是说来好听,看天吃饭,各种税一交,有的地方吃都吃不饱,日子最难。

工,也得有门道才能拜师学艺,不是那个人,银子少了你也学不到核心的手艺。

从商地位低,那也只是在读书人眼里低罢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些能在外面看的到的生意多多少少都有人庇护,日子更好过。

像二哥林青的妻主,她家能在镇上安稳的做豆腐生意,也是因为她们家族有一个老秀才。

不然为什么她每次科举,哥哥嫂嫂们都那般关注呢。

况且不从商也多的是人十数代都在土里刨食,这个得看个人怎么想。

当然,这些林锦鲤不会道德绑架她。

让她自己考虑好做决定,不会去干涉她的想法。

如果她想做别的,她也会尽力帮她,实在帮不了,那就没有办法了。

回去的马车是直接送到村口,也不是不能到林锦鲤家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