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蔚就在隔壁村的私塾念书,两个村子相隔不远,有个三四里的路程。
私塾先生姓郭,是个屡试不第的老秀才,如今已是花甲之年。这片能读的起书的人家,多是把孩子送去郭先生的私塾,每年二两银子的束修,逢年过节再送些节礼去。
邓蕙听邓蔚说,学堂里现在有十二名学生,往年最多的时候有二十多名学生,那些学生念三四年书就去参加县试,要是考过了就继续念书,考不过的,家里认为资质差,就不会再供养他们念书,毕竟寻常人家供养个读书人不容易。
邓蕙走了一刻钟,到了郭先生家里,院门开着一条缝,邓蕙推开门走了进去,随手把院门又关上。
屋檐下已经站着两个妇人,手里都拿着伞,应该也和邓蕙一样,是来给家里的学生送伞的。
邓蕙走到屋檐下,把伞合上,在一旁等着。
过了会儿,私塾放学了,学生陆续从屋子里走出来。
邓蔚刚才就从窗户口就看见他姐来接他了,这会儿出来直接朝邓蕙走来,“阿姐,你来接我下学?”
“嗯。”
邓蕙递给邓蔚一把雨伞,“回家了。”
邓蔚撑开伞,和邓蕙先后走出郭先生家里。
一连下了五天雨,天晴后,衙门里的人来了村子里征集劳役。凡年满十七岁以上的男丁,每年都要给朝廷服劳役,筑城修路、开河筑堤、逐捕盗贼等,衙门需要干活的人,就下乡从百姓中征集人手。
钟氏听说衙门又来人了,赶紧回屋去取银子,不服劳役就要出银子,眼看快到插大秧的时候了,家里还有十亩田等着干活了,她也不想让丈夫去服劳役,吃不好睡不好的,家里如今也不缺银子。
邓勇见妻子着急忙慌的去拿银子,笑了笑,知道妻子是担心他,其实没啥好担心的,就是干些体力活而已,只是马上要到插大秧的时候,他要去服劳役,家里就少个人干活,十亩田,妻子和女儿得干好些天。
钟氏拿了五两银子给邓勇,“女婿的户籍也在家里,一会儿官差来了,咱们给银子免劳役。”
邓勇拿着银子说:“我知道了。”
钟氏转身去新院子找女儿。
过了会儿,两名官差上门,一名官差拿着户籍簿子和邓勇了解情况,得知家里两名成年男丁。
邓勇问道:“差爷,今年的活儿要干多久?”
登记的官差说:“一个月。”
邓勇一听连忙对官差道:“差爷,马上该插秧了,我们家出银子免劳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