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几句后,陈渝问道:“二叔,改革开放都四五十年了,村里还是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变化,除了外出务工,基本就没生活来源。”
“村里面在这方面有什么规划吗?”
二叔放下碗,慢慢说道:“你既然问到这个问题,我就先给你讲讲村里的基本情况。村所属的生产队都离城镇较远,特别是八、九、十生产队还有部分人居住在山里,各生产队整体条件非常差。”
“我们所在的生产一队还好点,在山脚,离镇上稍近,水田较多一些,虽然人们生活不成问题,但也只够持续温饱,没有额外的经济来源。
虽然背靠大、小梁山,但山上没有独特风景,吸引不了人,走不了旅游开发这条线。如果强行打造旅游景点,前期费用投入太高、后期收益无法保证,没老板愿意人投资。”
二叔介绍,村里曾考虑把生产一队的寨顶坡、周边紧邻的王家湾老顶坡、左家湾垭口坡等几个丘陵地集中起来整体出租,吸引投资人来打造一个农家种植或花卉基地。一来,种植的水果可以卖钱,二来通过吸引人来参观或采摘,聚集人气,条件成熟时开展农家乐经营,让居民有些经济收入。
二叔:“为此,村里都做通了三个队社员的工作,愿意以每年每亩十块钱的价格对外整体出租,但来了几波老板,实地考察后都放弃了。”
原因就是受土地规划使用限制,农村耕地只能种植农作物,不能用作经济植林,也不准种果树。
投资者看不到投资收益,招商引资之路就此作罢。
村里不死心,想走另外一条路:把曾经退耕还林的大、小梁山整顿出来,作为荒山对外承包给有实力的老板,以期打造成集果树种植、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
但本来山地肥力就薄,再加上土地荒了二十来年,现在的大、小梁山就是一个长满了杂草、杂树的荒山。要想从整治达到种植条件、再到果树成长周期、直到最后获得收益,这一过程不但前期投入周期长、投资大,而且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除非村里自己投钱先整治出来后再出租,否则没人来当冤大头!
可村里根本就没经济来源,所以,这些规划都只能停留在想象中,根本无法实施。
二叔叹了一口气:“所以,条件在这里,对于发展村里的经济,村里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二叔话音一转,探询问道:“你这次回来,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陈渝急忙摆摆手:“二叔,你别看我!我暂时没什么想法,先了解情况,看看再说。”
二叔面带期翼:“要不,我带你到这三个山坡走走,再仔细给你说道说道?”
陈渝玩笑说道:“不敢劳你的大驾,免得乡亲们说我拿村长不当干部!何况你是书记,官比村长还大!”
“滚!那你自己转悠,有想法后再来和我讲。”
“行,不打扰你老人家吃饭,我这几天先转转。外出二十多年,村里还是有些变化,我得好好熟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