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不曾言明的思念(江50陆40)

因为两个孩子的原生家庭非常糟糕,且又都是处在能够记事的年纪,稍有不慎就会对他们的一生造成深远的影响。

所以江云礼和陆勉在收养他们之后自然也是对其倾注了所有的心血,用无尽的爱与关怀去填补他们过往生命中缺失的角落。

以至于多年之后,早已在各自领域功成名就且各自组建家庭的他们再次记起这两个和他们毫无血缘关系的父亲时,心中总是一片温软。

因为这两个父亲用他们的一生教会了他们如何爱人,如何被爱……

江云礼和陆勉两人一直都很宠爱两个孩子,但在教育的事情上却一直都是严谨的。

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让两个孩子接受那种贵族式的精英教育,而是秉持着一种更为人本和实用的教育理念,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接地气,有涵养。

江云礼与陆勉一直清楚,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品格的塑造。

于是他们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会了孩子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担当。

两人时常会在周末的午后带着两个孩子漫步在葱郁的公园中,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江云礼并不会简单地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去观察每一片树叶脉络的独特,去聆听每一阵风吹过树梢时发出的不同声音。

他说,“知识不仅仅藏在书本里,更在于你们如何用眼睛去看世界。”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江云礼和陆勉会在每一年的暑假为两个孩子安排游学旅行,带他们深入祖国的大江南北,不管是名山大川,还是江河湖海,他们都一一踏足。

在那些悠长的假期里,江云礼和陆勉不仅是孩子们的引导者,更是他们最忠实的旅伴。

他们一同攀登巍峨的山峰,站在山巅俯瞰云海翻腾,仿佛能触碰天际的辽阔;他们也曾在蜿蜒的河流边驻足,看流水潺潺,听渔舟唱晚,体会那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独特意境。

江云礼时常对两个孩子说:“世界是一本无字的书,需要我们用心去读,用脚去丈量。”

岁月如梭,在江云礼和陆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精心教导下,两个孩子逐渐成长为了既有爱心又不失坚韧,既懂得尊重他人又能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独立个体,更成为了两位父亲心中恒久的骄傲……

或许是因为幼时父亲重伤濒死的场面太过深刻,以至于两个孩子从小到大就特别孝顺,特别让人省心,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江云礼每次给孩子们开家长会都能收获无数家长羡慕嫉妒的目光。

总之,别家孩子有的那些坏毛病,在他们身上完全找不到。

因为曾经失去过,所以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和美好……

陆勉自从三十五岁那年评上正教授之后工作就变得更忙了起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不着家。

而在这些没有爱人相伴的日子里,便只有两个孩子能够成为年长者心头的慰藉。

因为知道父亲的身体不好,所以在陆勉不在的日子里,两个孩子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父亲身心健康的重任。

不管是陪他聊天解闷也好,陪他公园散步也罢,只要能让他开心,他们始终乐此不疲。

不同于在爱人面前的小任性,江云礼在两个孩子面前一向是温柔的,也一直都很听话,从来没让两个孩子操过心。

只是,在长久的病痛折磨下,年长的男人总是会格外思念自己的小爱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嘴角总是挂着勉强的笑意。

“爸爸,您又在想小爸爸了吗?”

听着女儿略带担忧的声音,江云礼愣了几秒之后才回过神来,伸手揉了揉她柔软的发顶,眼底闪过几分淡淡的哀愁。

“是啊,爸爸想他了。不过,有你们在身边,爸爸也很开心。”

“您又再说谎了,您的表情告诉我,您不开心”

男人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女儿搂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头顶,说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对不起,是爸爸没藏好情绪。但你们知道吗?虽然爸爸心里确实有些难过,但只要看到你们,就像看到了阳光,心里就暖和多了。”

就在男人还在极力克制心头翻涌的情绪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响动,紧接着,门扉轻启,一阵寒风夹杂着冬末春初的凉意悄然侵入,却也带来了陆勉归家的温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