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评估风波出现

李一凡坐在主位,手中的文件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扫视全场,语气低沉:“同志们,这次评估组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他们不是来肯定我们的成绩,而是来找茬的。”

吴德安紧锁眉头:“书记,评估组的动作非常明显。今天一到镇里,他们就直奔合作社,还要求调取所有分红账目,这摆明了是要挑刺。”

陈国强冷笑一声:“挑刺他们未必挑得出来。但问题是,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挑拨村民情绪,制造内部矛盾。”

李一凡点了点头,语气坚定:“陈书记说得没错。这次评估风波,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公开数据

“所有合作社的分红账目、资金流向,我们必须做到一清二楚。必要时,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给村民和社会一个权威的结果。”

2.透明化评估过程

“评估组的每一项检查,我们都要邀请村民代表和合作企业参与监督,不给他们任何暗箱操作的机会。”

3.舆论反击准备

“全程记录评估组的行为。如果他们有任何违规操作,我们要第一时间曝光。”

会议室内,众人纷纷点头,镇班子的凝聚力在这一刻显得尤为重要。

评估组的到来显得突兀且强硬。他们直接进入合作社,要求查看所有分红账目和资金流向,并开始对村民代表进行问话。

“这笔采购款的支付时间和设备到货时间为什么相差一个月?是否存在虚报支出的嫌疑?”评估组负责人拿着账目,一脸严肃。

陈国强不慌不忙地回答:“设备采购是通过县级集采完成的,付款与到货时间差异属于正常流程。这是相关的票据和验收文件,请评估组查阅。”

评估组负责人皱眉,又将矛头指向合作社的分红:“分红账目虽然清晰,但是否存在村干部优先分配的情况?”

站在一旁的村民代表李大爷闻言,气得拍桌子:“我们村的账目公开得很,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你们要挑问题,去别的地方挑吧!”

评估组的负责人语塞,却仍不甘心地继续翻查账目。

评估组进驻岭南镇的第三天,《召阳日报》便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岭南开发区:光鲜数据背后的隐忧》。文章从多个角度“质疑”岭南开发区的模式,表面上强调要优化全市开发区的管理机制,实际上却暗指岭南开发区可能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整合不力的问题。

?文章内容摘录:

“合作社分红虽然表面上看公平合理,但是否真正考虑到每一位村民的权益?在资源整合方面,开发区是否浪费了大量资金和机会成本?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刻反思。”

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在市内引发热议。一些对岭南开发区了解不深的人开始怀疑开发区的运作,而一些基层干部也对市里的态度感到不安。

林允儿团队很快注意到市级媒体的动向,迅速展开反击部署。她带着团队连夜整理岭南开发区的项目数据、合作社分红记录,以及村民的采访资料,准备以一篇深度报道回击舆论攻击。

在县政府的办公室内,林允儿与李一凡正就反击计划展开讨论。

“这篇报道很阴险,看似点到为止,但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引导舆论质疑岭南开发区的合法性。”林允儿一边翻看着文章,一边说道。

李一凡冷笑一声:“刘耀明的手段,不过如此。但舆论战是双刃剑,他们敢动这一块,我们就要让他们彻底翻车。”

林允儿点头:“放心,我的团队已经开始行动。这次的报道,我会用事实和数据狠狠打他们的脸。”

翌日,省级主流媒体平台刊发了一篇署名林允儿的文章:《岭南开发区:事实胜于谣言》。这篇文章以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村民采访为核心,从多个角度反击了市级媒体的质疑。

?文章亮点:

1.合作社分红模式:文章详细列出各村合作社的分红数据,并附上多位村民的采访,证明分红机制公平透明。

2.资源整合效益:文章展示了岭南开发区引入绿源国际后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成果,并引用绿源国际负责人的评价:“岭南开发区的模式是全省乃至全国的样板项目,资金使用效率非常高。”

3.村民的真实感受:一名村民在视频中说道:“以前我们村一年挣不到几千块,现在合作社分红让我们每年都有稳定收入,村里的路也修好了。这些好日子,就是开发区带来的。”

报道发布后,迅速引发社会热议。大量网友纷纷留言支持岭南开发区,甚至有省内其他地方的村民表示,希望能够借鉴这种模式。

网友评论节选:

?“这才是真正的扶贫成果,市里那些挑刺的报道真是无稽之谈!”

?“村民的生活改善摆在那里,为什么非要找问题?是不是有些人见不得开发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