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做的太少,要做的太多”
——塞西尔·罗得斯,1902年,临终遗言
对南非的影响:
历时两年半的第二次英布战争以英国完胜告终。严酷的战争结束后,在原布尔共和国领土上一片凋敝景象,农场被焚毁,村镇被破坏,矿井被关闭。英国人和布尔人开始致力于恢复和重建工作。战后,英国贷给两个殖民地3,000万英镑,以建造大规模工程、设立学校、修建公路和铁路等。兰德金矿的生产也得以恢复。为了在南非自治领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由英国投资在南非建设了钢铁、纺织和制造行业,南非逐渐从单纯的矿业国家变为工业化国家。1906年,在扬·史末资将军的努力下,德兰士瓦获得自治地位,1907年奥兰治河殖民地也获得了自治地位,恢复了奥兰治自由邦的旧名。1909年,为了统一南非的殖民地财政、关税、铁路,英国国会通过了“南非联邦法案”。1909年9月20日,英王爱德华七世批准了议会提出的建立南非联邦的法案。1910年5月31日,由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自由邦和纳塔尔共同组成的南非联邦(UnionofSouthAfrica,UnieVanSuidAfrika)成立,南非成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一样的自治领地。为了妥协旧英属殖民地和新吞并各行省之间的利益关系,南非联邦的首都也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分别设在开普敦、比勒陀利亚和布隆方丹。
对南非荷兰人的影响:
英布战争对英国人和布尔人的影响都是意义深远的。布尔人方面,随着独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国家灭亡,整个南非荷兰民族都沦为英国的臣民。经过这次战争的磨难,布尔人之间的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居住在南非四个殖民地的荷裔白人已有60万人,远远超过英裔白人的数量。他们具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加尔文派改革教会)和语言(由荷兰语演化而成的阿非利卡语);英、布战争大大促进其民族认同的心理状态的形成,南非联邦的成立则使他们合并成为单一国家。经历了长期演化和认同过程,在布尔战争之后,南非的荷裔移民后裔终于形成为一个民族,即阿非利卡人。南非联邦成立后,原来各殖民地中的阿非利卡人政党很快结合成单一的政党——南非党,由路易·博塔任主席。在1910年9月的南非第一次普选中,南非党得到布尔农场主的一致支持,击败英裔的联邦党,在1911年11月正式成立南非联邦政府。在种族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的布尔政治家领导下,德兰士瓦和奥兰治那种极端落后的种族隔离政策,以政府的立法和法律为基础,推广到南非全境。从此以后,白人种族主义的幽灵在南非大地上横行肆虐达八十年之久。
但是,尽管英国成立了南非联邦,并给予南非荷兰人以平等的政治地位,但是第二次英、布战争造成的民族隔阂是影响深远的。虽然一部分上层南非荷兰人如博塔、史末资致力于同英国人的和解,以及两个白人民族之间对黑人和有色人种的合作统治,可是大多数中下阶层的南非荷兰人对臭名昭着的集中营记忆犹新,不少人的亲属死在那里,因此他们对英国人始终怀有深刻的敌意。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部分南非荷兰人激动若狂,认为可趁英国的困难处境恢复布尔人的独立地位,发动了亲德反英的武装暴动。暴动后被博塔总理镇压下去。1924年,南非举行大选,推行强硬的民族主义路线的南非国民党获胜,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民意。在二战期间,一些南非荷兰人组成了一个极端仇英的政治组织,取名为奥瑟瓦·布兰德威格(OssewaBrandwag,意思就是牛车、火把、警戒),反对南非同英国结盟,认为这背叛了布尔人在英、布战争期间为之奋斗和牺牲的一切。他们同德国的谍报部门合作,提供英军情报。但是为了南非的长远利益,担任战时总理的史末资元帅毫不留情地将这些人关进了拘留营。尽管如此,为了照顾民族主义份子的情绪,史末资不得不宣布只招募志愿兵派往北非和欧洲战场。二战结束以后,在马兰和斯揣顿等执政的南非国民党党魁带领下,南非和英国愈发貌合神离,两国越走越远。在1961年5月31日,弗里尼欣和约59周年纪念日,南非联邦政府终于同英国分道扬镳,宣布不再臣服于英国女王,退出英联邦,建立了现代的南非共和国。
对英国的影响:
英国方面,在英布战争之后,英国得以兼并两个布尔共和国,将南部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由于控制了通向非洲腹地大湖区的走廊,英国在非洲的战略优势得以加强。好望角地区以广袤的南非内地为依托,成为英属海外帝国最重要的前哨基地之一。英国在印度洋地区的优势得以完全确立,印度洋变成了“英国湖”。在经济方面,随着世界上最大的兰德金矿被英国把持,英国的金融寡头得以控制住全球的经济命脉。南非的黄金使得伦敦迅速成为全球金融业和黄金交易的中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对作为战胜国的大英帝国来说,战争前期的失利,暴露出了英国的政治家和军队统帅们在战略思想上极大的缺陷。当时英国的陆军将领们面对十九世纪末战术和武器技术方面的突飞猛进,大多固步自封,无所适从,还是满足于上百年前的陈旧战术。从布勒、哈特等人在战斗中的表现看来,当时的英国陆军不愧是一群“驴子指挥的狮子”。从俾斯麦时代起,老态龙钟的英国陆军便已显颓势(当年俾斯麦曾被问到,如果英国陆军在波罗的海登陆,德国将作何对策,俾斯麦说“我将派出警察去逮捕他们”)。英国只是凭借其雄厚国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的勇猛,以及军队统帅们在战争后期不择手段的军事政策,方得以免于在南非一败涂地的结局。
第二次英布战争给几百年来大英帝国的海外扩张史画上了一个明显的句号。军事征服的胜利、公众的沙文主义热情,不足以打消保守派和自由派们对维持一个庞大海外帝国的开支的焦虑。英国的上层社会出现了信心危机。越过在比勒陀利亚上空猎猎飘扬的米字旗,大英帝国一些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们看到了一个可怕的前景:同时保卫大英帝国海外领地和英国本土的做法,在经济上和战略上都是不可行的。因此英国不应当再保持孤立政策——它应当与自己的竞争对手,那些欧洲帝国们,达成广泛的交易和协议。布尔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便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将部分海外势力范围转托给加、澳、新等白人自治领,英国本身的战略重点则转回风云动荡的欧洲。第二次英布战争是英国最后一场为了征服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这场战争本身没有使根深底厚的大英帝国伤筋动骨,甚至还有所收获,可是英国的历史学家大多认为,这场战争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同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一样,意味着英国历史上最伟大、最进步、最繁荣的时代的结束。在英国本土,爱尔兰独立运动和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在欧洲,野心勃勃的德国开始向远洋派出征服的舰队。在南非,一个印度的律师——莫罕达斯·甘地开始崭露头角。布尔战争标志着英国自光辉灿烂的维多利亚时代向着未来不可预测的黑暗时期的过渡,在它之后,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已经告一段落。
“已做的太少,要做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