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压住内心的诧异,双手接过,随后走至李斯面前,递到其手上。
李斯对于嬴政的看重有些受宠若惊,他额头微冒汗,随后接过了赵高递来的奏折。
直到他看完,他微微沉默,随后不慌不忙地劝诫道:“大王,我们可以把赵国比作一块难啃的骨头,这块骨头不是轻易就能灭的。而这中间还夹着一个韩国,韩国一直是谁强大就投靠谁,谁对他们有利,韩国就站在哪一阵地边。”
“秦赵两国之间的战争一直没有断过,韩国是一个不确定的变数,他们虽弱小,但韩国也却有能人,我们不能保证,韩国会不会是曾经的秦国,会不会出现下一个商君。”
秦国是如何发家变强的呢?
好像确实就是从商君变法开始。
那韩国会不会走上和秦国同样的道路呢?他们不知道,未来的变数如何,很难说。
但所有有可能的结果都应该在它发芽的时候扼杀住。
李斯继续说道:“况且,先从韩国下手,也可以恫吓到其他诸侯国。”
李斯说了这么多,只是想提醒嬴政,韩国必须灭。
他或许也猜到了是谁提出的存韩观点。
但他不知道嬴政究竟对韩非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理,所以他也只能暗示。回音书库
于是究竟是攻韩还是攻赵,此刻秦国还暂未得到结论。
嬴政自然也不是傻瓜,看不出韩非潜在的心思。
奏折上的字眼,看似一字一句都是在为秦国着想,可也难以掩盖韩非写这折奏疏存韩的真实意义。
在整个秦国,韩非的存在已经让秦国的重臣们心惊胆寒,更何况是韩非所宣扬的那些思想,无疑不是时刻在他们头上悬着的利剑。
李斯很是替韩非可惜,即使是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又如何呢?
树敌太多了啊...唉...韩非啊.
韩非已经寒遍了秦国满朝上下臣子们的心啊。
在这种关键时候,必定有人会对韩非展开报复的。
秦国的重臣之一,姚贾就坚决希望秦王能先灭韩,因为他讨厌赵国。
甚至于,他觉得应该用些手段去贿赂齐楚燕魏四国,比如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些手段。
让他们在秦国灭完韩国后灭赵国的时候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