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个参考

“不就是胡惟庸招认了嘛,多大点事儿,又不是我又没被拉出去刑讯逼供,我这边有什么好担心。”胡轲说这句话的时候,完全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对于胡惟庸这件案子,其他人或许还有别的想法,以为这位当了七年中书省一把手的丞相,即使犯下了滔天之罪,但只要罪名不涉及到直接谋反,那最终圣上看在这么些年劳苦的份上,终归是会放他一条生路。

甚至于包括朱汜这样知道一部分内情的家伙,心里也会这样想。毕竟历朝历代,能够在丞相位置上坐这么久,很少有直接被处死的经历。

哪怕以诛杀丞相闻名的汉武帝,对于帮在自己手下任职多年的丞相公孙弘,最终也没有狠下心来去赐他一死。

更何况从现如今明面上展现出的证据来看,胡惟庸目前主要的罪证还是擅专弄权,并没有和谋逆扯上什么直接的关系。

目前将他直接抓过来的罪证,是当年因为自己儿子的事情处死了府里车夫。这种**的罪名,虽然理论上按照大明律胡惟庸肯定是要被处死,可是大明毕竟还是封建王朝,大明律这玩意儿对于胡惟庸这个等级的官员来说,就只能做一个参考。

可以说在今天胡惟庸招认他**刘伯温的证据之前,除了朱元璋自己以外,再没有其他人会觉得中书省丞相会直接被处死。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贬为庶民,流放千里,就已经是对于胡惟庸最严厉的惩罚。

“先生,胡惟庸这一次招认的罪名,可比他之前杀车夫那件事重要上万倍。”看见胡轲还是这样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一旁的朱汜说话的时候,难免大声了一些。

“那又如何?”被对方的声音吵到,胡轲这才不乐意的把手里的碗给放下。

“如何?这一次,你伯父的罪名可是**朝廷重臣。非但如此,这背后所展露出来的更是朝廷官员之间的党争。当今陛下英明神武,对于结党营私的行为一直嫉恶如仇。

现如今,胡惟庸主动承认了他曾经参与并主导过党争,这种事情若是让陛下知道了,任他做了这么多年的丞相,这一回也绝难挽回。”朱汜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他之所以表现的如此焦虑,并不是对胡惟庸本人有什么同情,而是单纯的想到眼前这个小先生会因为胡惟庸的案子而被株连,他一时之间内心不由得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