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沛豪杰

右司马主要是记录军功等,东郭南还是准备沿用大秦的十二级军功爵制。

这玩意确实有用,经过东郭南的打探,其他义军包括刘邦的队伍,基本上都是沿用着这套军功制。

有功不赏,是一个大问题,在这个年代,这些士卒们又没有什么信仰,打仗就是为了军功赏赐,如果没有这些,对队伍士气的打击绝对是巨大的。

东郭南之前没有细想过,只想着全力攻秦,只想着凭着一腔热血就能灭秦,一腔热血只能维持一时之力,光凭热血是不行的。

之前他在秦军的队伍中待了一段时间,秦军这些东西就很完备,所以军队的战斗力能得到持续长久的发挥,他在那段时间对军队的认识增加了很多,以前还是想的简单了。

或许陈胜的失败也与这些东西没有细细设置好有关系。

维持一个军事集团或者国家,需要考虑的地方太多了,若是稍有一点点东西没考虑到,就可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有一个接一个的蚁穴,那肯定非常快就溃了。

同时再设置了一个连敖,专门掌管粮草事宜,现在他的队伍人数还是少,简单设置这几个就够了,其他的暂时也用不上,之后再慢慢补。

带军这件事东郭南还得继续多学多看,很多东西他也还是了解的不多,一些细节的问题也很要命。

以前没有设置这些军官,那时候有虎云、吴青他们帮忙处理这些事,东郭南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现在这些事都是他一个人亲自处理,难免有点烦躁,精力不足,还是得分开,合适的事由合适的人去做。

想到这些,东郭南又想虎云了,不知道她怎么样了,派出去打探虎云消息的斥候也一直没有回来。

演练完军阵,东郭南闲着没事又继续之前的老路子,给军卒们讲故事,这一招还是很有用,听的每个人都很开心,最后刘邦、张良的一些士卒也跑来听了。

讲了快一个时辰,东郭南也累了,随即就让军士们各自休息,他们各自下去闲聊着刚才的故事。

最起码他们不那么无聊了,只要有事说,他们起码就不会乱生事。

“哈哈,东郭将军英雄少年,又见识渊博,实在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呀。”后面一个壮硕男子走前来说道。

东郭南转头一看,是刘邦手下的樊哙,东郭南早上见过,当时就记住了樊哙,毕竟这个名字以前还是耳熟能详的。

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东郭南抱拳道。

“原来是樊哙将军,哈哈,不过是些山野故事罢了,都是胡编乱造,算不上什么见识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