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一位来自南方的同学,正在吉林工业大学(现称吉林大学)读书,读大二。
2000年的11月,老家的亲戚来长春出差,特意到学校里看他。
“亲戚来的那天雪下的特别大,他本来想带我吃顿好的。但是雪大路不好走,所以就在学校附近吃了一顿。”
这位南方的同学,现在他还记得当时吃饭的饭馆地点在学校的南门,具体名称不记得了,只记得饭馆很干净,环境挺不错的。
他们要了两碗面,四个炒菜,两荤两素。
面条是3元一碗,挺大一碗,里面还有好几块红烧肉。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平时吃面条,大概也就2块钱一碗,而且没有那么多肉。
这些东西一共花了不到50元,完了还没吃了,用了四个塑料袋装回去和室友又吃了一顿。
那时的10斤苹果8块钱
南方的这位同学回忆说,跟叔叔吃完饭,他在饭馆附近的市场花8块钱买了一袋(10斤)苹果。
当时他还觉得,10斤太多了,吃不了。
他叔叔就告诉他,知道他平时不舍得买,10斤苹果就放在寝室,没事多吃点水果,还可以给其他同学一起吃。
他还记得那个叫国光苹果,个头儿不大,红红的,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2000年时的块煤,300元/吨
现居住在长春汽开区的市民张三,今年52岁。
由于老伴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这些年一直是他操持家务,对物价的变动必然也比较敏感。
“我自己的老父亲和老母亲,现在还住在农安老家的平房,每年冬天我都会回去给他们买煤。”
张三回忆,2000年的冬天赶上老伴生病,所以到了11月份左右才回去买煤,所以没有赶上最便宜的价钱。
他父母家的邻居买到了290元一吨的块煤,他晚买了几天,只买到了300元一吨的块煤。
2000年的时候,张三家还在用煤气罐烧菜。
他记得那个时候15斤装的煤气罐是50块钱。
大白菜两三毛一斤
张三回忆,2000年的时候大家还都有买秋菜的习惯,因为冬天的蔬菜还比较匮乏。
“那个时候毛驴车和农用三轮车都来小区卖秋菜,大白菜也就两三毛钱一斤,土豆大概也是5毛钱一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