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庭芳去小区里观察了好几回,发现很多人都嫌输密码麻烦,进出不一定会把门关严,有时候故意卡块砖头,或者把里面的锁扣调出来,不让门碰上。而且那门很重,关闭的时候有一点点缓冲,如果那时候能拉住门也能进去,不过就是会被前面的人注意到罢了。
庭芳想了几种可以进入楼里的方法,却没有贸然行动,首先她要先确定邵洋是否住在这里,家里还有什么人。而且她也不能来得太勤,这个小区人口不多,总在里面打转早晚会被人疑心。
如果说那一次死里逃生教会了庭芳什么,那就是隐忍。要沉下性子,不打无准备之仗。
于是庭芳正常地工作,攒钱,只是偶尔会去邵洋家附近观察一下,她只看见过邵洋父母出门,从来没见过邵洋。她开始怀疑邵洋不住这里,不过也对,邵洋这个年纪可能已经结婚了,或许有自己的家。
只是庭芳一想到生他们几个都一天天长大了,可能结婚生子,有美满的家庭,就想到自己永远停留在十六岁的女儿。
如果没有发生那样的事,现在周在也已经在工作了,她或许会去很远的地方生活,会遇见喜欢的男人,会失恋,会重新振作。哪怕她不能在自己身边,庭芳也会觉得安慰。
所以作为一个母亲,庭芳该如何去原谅那个抹杀掉周在,以及那么多年轻人全部可能性的人。
人生的转机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到来,庭芳绞尽脑汁也不得其法,只能一日一日重复着日常,一条信息突然给她打开了一扇窗。
劳务市场的大姐问她有没有兴趣接一个活儿,钱多,而且可以住家,连租房的钱都能省了。问题是那个雇主很难搞,之前介绍了好几个人,没一个干满一个月。
庭芳原本是不打算应的,她不想为了这种不稳定的活儿浪费时间,但随后她看到大姐发来的小区名,一下就精神了。
那个雇主居然就住在邵洋父母的那个小区。
其实也正常,因为他们那也不是GDP很高的大省,那个年头会请住家的保姆的不算多,大部分都是分时段的,所以之前庭芳想找住家的,一直都没碰上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