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时间巧合

错位追凶 遥淼 1225 字 16天前

令施逸比较在意的是李牧独自回老家这件事,他不敢贸然提起,怕对方心生提防。

李牧家在老家那边已经没什么产业了,工厂转手后都改了名,有些商标都注销了。不过之前的名字施逸也都知道,他上网查了查,信息极少,也就是些滞后的黄页。他想检索些相关新闻,还有同名的厂商混淆,找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不过也正常,十几二十年前网络哪有现在这种即时性,尤其是小地方发生的事,很可能从来就没在网络上留过痕迹。施逸意识到如果要找到李牧放不下的东西,要知道李牧家过去发生过什么大事,可能还是得从别的方向努努力。

施逸想到了报纸,当地有一个晚报,在施逸小时候的印象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订阅。当地如果发生什么大事,报纸上一定会登。施逸想要查一查。

然而他也不确定哪里能查到十几二十年前的报纸,没有在线网址。老家有图书馆,但规模很小,他干脆去了省图书馆,被告知确实有地方报纸的历年存档,有些只有影像资料,不能外借,只能当场借阅。

虽然施逸把时间控制在周在死亡与庭芳遇袭这几年间,但真要查起来也是大工程。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还在建,非常难用,只能用笨办法,自己翻。

于是施逸只要抽出点空就会去图书馆翻看一阵旧报纸,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只能先以李牧家那些工厂的名字为关键词,看看有没有意外发现。

就这样找了几周,施逸突然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大标题,报道的是工厂发生爆炸,造成三死两伤的重大事故。这个工厂就是李牧家的工厂,下面的报道里提到负责人接受采访,负责人的代号也是“李某”。

施逸认真看这则报道,出事时是夜间,说是电路老旧,加上工人操作失误,机器爆炸了,所幸当时那个区域的人不算多,不然死伤会更严重。

这个报道维持了三天,篇幅越来越小,后来就再没提起。最后一条报道中说工厂停工整改,会好好安抚死伤者家属。大概是解决好了,再没有人跟报社爆料,也就没有跟踪报道了。

这件事施逸还是第一次听说,他那时候已经不怎么关注老家的新闻了。他确认了一下案发时间,又和庭芳的笔记对照时间节点,意外地发现李牧家工厂发生爆炸就在林莹遇袭失踪的前一周。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两件事相关,可施逸却不得不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在办案的时候施逸就已经去找时间上的漏洞,所有时间上的巧合,细查起来都不是巧合,要么是有意安排,要么是多方操作后的阴差阳错。

现在这个厂子应该已经转手给别家了,是不是还开着,变成什么样,施逸必须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