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河看向聚在台灯周围激烈讨论、恨不得上手将东西给拆了研究的使臣团,忍不住叹了口气。
一个照明之物,便叫他们如获珍宝般竞相讨论,而大魏这般有恃无恐、毫无遮掩的姿态,何尝不是在说此物于他们并不稀奇?更不惧被他人学了去?
一个小小台灯,他们都还搞不懂其中原理,偏生大魏已经不将此物看在眼里了。
当真是差距啊。
柳青河看向窗外,忆起来时陛下曾与他说的事。
“七八年前,朕曾派了一批人去大魏打探,其中就有你柳家子侄……时间过去虽久,但这批人一直都有写信回来,信件都在这儿,你可带回去看,到了大魏,你可想法子与他们联系,若能,便将人都带回来吧。”
想到陛下说的话,柳青河不免再叹了口气。
还把人带回去?
陛下当真是看好他啊。
不说柳文州那小子去了大魏这么久没音信,就说那些写会来的信……柳青河不信陛下自己看不明白!
随着时间愈久,那信回的时间和内容到底有多敷衍他一个外人都看明白了,陛下会看不明白?
还带人回去,能找到这群人就不错了!
不过想是这么想,但做却不能这么做。
回忆起那些信中不经意透露的内容,柳青河能猜到那批人中是有人在京都的,有多少不好说,但肯定是要将那些人给找到的。
如此也好给陛下交差了。
这般想着,柳青河决意暗中派人去查。
至于柳文州那小子……
“啊——”
一声慌张尖叫,打断了柳青河的思绪。
台灯那边的人群爆发出一阵阵的懊恼怪罪声。
“哎呦看你手笨的!都说了让我来让我来,你看看都不亮了!”
“完了,这台灯给你弄坏了,咋办?你说咋办!”
一群老大不小的人,这会儿围着个被整得不亮的台灯相互推诿着,生怕被大魏追责。
柳青河:……
算了,毁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