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马义高代署县衙
施宜生跑了,偌大的一个县衙门,如今只有那个守门的老头和马义高两个人,马义高到哪里去找县太爷派团丁呢?
事情的缘由是,州府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来公文,也没有给县衙下拨银饷了。
县官施宜生担心换了皇帝,自己的官位和性命不保,整天为此坐立不安。
前几天,施宜生突然接到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亲戚写给他的一封信。
施宜生打开开信封一看,里面却是一首诗。
施宜生不解其中之意,派人把马义高叫到了自己的书房。
马义来到了以后,像以往那样,双手一拱,恭敬地说道:“敢问县太爷,找在下有何指教?”
“什么指教哟!”施宜生长叹一声,悲哀地说道:“我的位置可能不保了!”
“此话怎讲?”马义佯装不知情的模样,故作惊奇地问。
施宜生便把朋友的信,交给马义高。
马义高是何等聪明的人?
他十五岁考取庠生,二十岁中秀才,直接被州府点为县府教谕,后又被施宜生聘为师爷。
他在县衙当了多年的师爷,经常遇到县太爷给他出这样的难题,让他参详。
马义高也不问啥子原由,展开信纸一看,失声地叫了起来:“天啊!这首诗的主人居然以商朝伊尹自比,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梦想改朝换代,取而代之呀!”
“小声点!”
施宜生急忙伸手捂住他的嘴巴,朝窗外看了看,小声地对他说:“你晓得这是哪个写的诗?”
马义高把他那又鹞子眼,睁得大大,盯着施宜生,摇摇头。
施宜生神秘兮兮地掏出一块银元,对说道:“是那个人!”
“他呀?”马义高啥子都明白了,对施宜生说道:“时下,也只有他才敢写出这样的反诗哟!”
“此话怎讲?”施宜生不明白地问,向他催促道:“快说给我听!”
马义高知道,清庭政局不稳,施宜生是仗着追随袁世凯,才当上的这个县令,如果这个人一倒台,肯定就没有施宜生的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