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杨学山把这个职工的、将年龄改成13岁的儿子从招工名单上拿下来了。
这可惹怒了这个职工,他大闹特闹,用脚踹杨学山的门,追着杨学山骂大街,还举着铁棒要打死杨学山,他还无时不刻向杨学山泼脏水,到处说杨学山没有工作能力,没有群众威信等等。他还向上写信,告杨学山利用职权,把本来应该是他儿子的就业指标给了自己的侄女。
自然,赵长官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也不会袖手旁观!于是,太行县不失时机地派来了调查组,气势汹汹地要查办以权谋私,为自己的侄女大开方便之门的杨学山。
杨学山被问得一头雾水,——什么时候林地所冒出来一个侄女来?他杨学山就一个侄女,而且还在罗山中心学校上学。便理直气壮地让调查组把这个号称是自己侄女的杨春梅的人叫来,如果这个叫杨春梅的当着他杨学山的面说自己是他杨学山的侄女,并是占用这次三十个招工指标进林地所的,他杨学山当场把她开除了。
这个叫杨春梅的女孩本想,林地所的一把手姓杨,她也姓杨,就想混淆视听狐假虎威一下,让旁边的人不敢欺负她,何曾想,竟惹了这么大的祸。赶紧对调查组的人矢口否认自己说过的话。
后来调查组东奔西走查清楚了,——杨学山说得是实话,杨学山就一个侄女,也确实在上学,而这个叫杨春梅的女孩的家与杨学山的老家隔着近二百里路,杨学山与这个叫杨春梅的女孩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林地所这三十个招工名额给杨学山这个主事的人带的麻烦不只这些,林地所旁边村庄的干部听说林地所批下来了招工指标,也召集一群农民跟杨学山要指标。他们闯进林地所,聚集在杨学山办公室门前扬言,林地所占着他们集体的地盘,如果不给招工指标,就推平林地所,铲掉苹果树等等。杨学山站在办公室门口,面对扛着锄头、镐头和棍棒闹事的农民,大义凛然威武不屈,严正地告诉他们,林地所这三十就业指标是专门批给林地所教职员工的,目的是解决林地所教职员工的子女就业困难的,不能分给其他任何单位!不管谁,都别想猎取其中的名额。杨学山坚定的态度硬是吓退了这些无理取闹的农民。
杨学山从不利用职权贪污腐败,始终两袖清风。一次一个转业军人想转业到林地所,就想走夫人路线。当他打听到杨学山的爱人是南方人,喜欢吃大米,而太行县又不供应大米,就给韦美娟扛了一袋大米。虽然当时规定的粮票和工资已经很难让杨学山的四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孩子吃饱饭,但还被杨学山勒令家人把这一袋大米退回去了。
……
现在,很少有人相信这样真实的杨学山的存在了。但在那个年代,杨学山这样的干部还是不少的。杨学山这样的干部之所以这样行事,是因为他们根深蒂固的信念和高风亮节思想品德。杨学山这帮工农干部一出道就深受党的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党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思想的教育,一睁开眼看这个世界,看到的领导干部们净是以身作则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因而耳濡目染养成了办事严格按党性原则和文件规定秉公办事,以及事事遵循群众路线的习惯,从不越雷池一步,也从不想越雷池一步。他们纯朴的思想,坚定的信念,嗤贪腐和歪门邪道以鼻,唯恐自己的行为偏离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中如果谁被人指责说假话了多吃多占了,那此人肯定会觉得无脸面对群众,恨不得挖地三尺钻进地缝里,发自内心深感自咎。
正是杨学山这样的干部形成了那个年代中底层干部的主流,奠基着共产党的执政为民的局面,使得那个年代的党风纯正,党的威信很高,共产党一呼百应,民心所向。正是在像杨学山这样一批民心所愿执政所向、思想上坚定党的方针路线的工农干部的带领下,社会上形成了淳朴的民风,夜不闭户绝不是个别现象。
当然,那个年代也不是所有的干部都能像杨学山这样以身作则,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按照党性原则办事。面对杨学山这样不识实务的“呆板”的人,也有不高兴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赵长官逼着杨学山在决议上签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