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了三十年,还是免不了一死。
念在同乡之谊,不能抛下他们,独自逃生。
另有重任在身,不可轻动。
“以苍浪为名,如何?”
听见曹硕的声音响起,三人停止了争论,迎接起了曹硕。
他们知道,曹硕不光是要给纸起个名字,还要谈利益分配的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叔父,波涛汹涌,纸何以堪!”
杨行秋此刻恰好赶到。
他的话,引起了曹硕的兴趣。
“贤侄意下如何?”
杨行秋看过了新制出的纸张,缓缓开口说道。
“《诗》云,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此纸色质湛蓝,温润如玉。以青琅为名,方才得当!”
听到杨行秋起的名字,曹硕很满意。
杨行秋引用的是,诗经中齐风的一篇,描写的是男子迎亲,女子出嫁的场面。
看来他想通了。
“好名字,好名字!”
“青琅纸,就叫青琅纸。”
“既周正,又典雅,有淳实之风。”
除了张靳,三人都对杨行秋起的名字赞不绝口。
当然目的是什么,杨行秋心里也清楚。
“诸位,在下昨日匆匆离去,确为失礼,今日特来谢罪!”
杨行秋的举动,把在场的几人都弄糊涂了。
他要干什么?
“先生何必如此?”
顾缨扶起杨行秋,将他拉到一旁。
曹硕见到杨行秋被拉到顾缨一边去了,立刻说道。
“既已定名,如何售出,如何分利?”
曹硕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造纸的利润,他也要分一份。
四位坊主都不发表意见。
之前还说要等老夫人的意思,现在又急着商量。
他们当然不敢直接反对,只好沉默。
看着眼前尴尬的一幕,杨行秋想到个主意。
一石三鸟,一箭三雕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