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楠回到实验室,整个人精神焕发,充满了干劲。王教授邀请他参与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也让他感到兴奋和期待。
“赵博士,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缺陷。”王教授在实验室里向赵小楠介绍道,“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
“听起来很有意思,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赵小楠笑着说。
实验室里的气氛紧张而热烈,科研人员们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赵小楠和王教授一起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开始着手进行实验。
几天后,他们迎来了第一个难题。实验中的基因编辑细胞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异,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这可真是个大问题。”王教授皱着眉头说,“我们需要重新分析这些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源。”
赵小楠也陷入了沉思:“或许是我们忽略了某些关键因素,导致基因编辑过程中出现了误差。”
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赵小楠决定从基因编辑的基本原理入手,逐一排查可能的错误。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与团队成员们进行了多次讨论。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会不会是因为我们使用的CRISPR技术在某些特定的基因序列上表现不稳定?”
赵小楠眼前一亮:“有可能,李明的假设值得验证。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基因序列进行测试,看看是否存在这种不稳定性。”
实验再次开始,团队成员们全力以赴,对不同的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的测试。结果表明,李明的假设是正确的,CRISPR技术在某些特定的基因序列上确实存在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