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庆州老二

淑园门口,周墨轩拉着王平的胳膊,身后跟着柳风扬,三人风风火火的朝着淑园中跑去。

门口衙役不带阻拦,三份请柬便被王平“艰难”递了过去。

今日中秋词会,他在之前就已答应芷若姑娘,后来又见柳风扬想去,便给送了封多余的请柬,与周墨轩三人约定好,待时辰到了相约去淑园。

只是中秋今日,老师柳夫子留下这课业,着实有些难度,让王平一时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破题解决,让两人在王家一阵好等。

此时的淑园里,中秋词会已经正式开始了,只是老学政和知府大人没有露面,前一两首诗词就由几位名儒出一些简单主题,一些有名才子并不参与,只是由一些文人才子应题作诗,起个热闹,定个氛围。

进了淑园,见词会刚刚开始,周墨轩这才松了口气,转头看向柳风扬和王平,柳风扬这小子早已经待不住一脸的急不可耐,微微张着嘴看着四处,目不暇接的样子。

“师叔....”

柳风扬拱了拱手,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不说话就看着王平干笑。

王平与周墨轩对视一眼,笑道:

“想去干什么便去吧,今日这里人多,记得小心一些,有事便来寻我,待词会结束,我们便在门口等你。”

“哎呀,我已经不是小孩了,不过风扬知道了,师叔再见,周大哥再见。”

柳风扬说罢,便迅速消失的没影没踪。

王平两人相视一笑,王平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这古代园林又是中秋时节,青衫才子,罗群姑娘,檐角琉璃灯笼明亮无比,桂香裹着酒气漫过九曲回廊,一轮明月高悬树顶,不多时有词作问世,激起阵阵惊呼,显得极为热闹繁华。

周墨轩看王平看的出神,便洒扫一笑,拉着王平的胳膊笑着道:

“走吧,我先带去你逛逛。”

“可....可是....”

“可是什么?等学政老大人他们出现,可还有一会,你着急啥。”

“可我已经答应别人去参加诗社了。”

“诗社?那更不着急了,我们州学的诗社我也还没去呢,待会我与你一起去。”

“行吧。”

王平点了点头,环顾了一圈没有看到芷若姑娘三人,索性与周墨轩先在这院中先转转,没准还能在这过程中发现她们。

很快,两人也同样消失在人群之中.....

院中另一处.....

“张淮今夜的表现着实乏善可陈,虽说一切都在规矩之内,却也实在难觅亮点。”

“确实令人始料未及,张相公去年所作的中秋词尚在前十之列,可今日看来,想要名列前茅怕是希望渺茫。”

“吕平此番的作品倒是可圈可点,立意别具一格,令人眼前一亮,堪称难得的上乘之作。”

“所言极是,以他以往的水平,能创作出这般诗词,已属难能可贵。”

中心水榭处,一座格外宽敞的亭子里,几位才子正热烈地品评着今夜的诗词佳作。这几人皆是庆安府中声名远扬的才俊,他们的见解虽不具备绝对的权威性,却极具参考价值。

在他们身旁,一道修长的身影斜倚在水边的栏杆上,手中轻捏着酒杯,仰头凝视着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随后将杯中的酒液一饮而尽,口中喃喃低语:“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

“子墨兄,今日这是怎么了?为何一直沉默不语?”一位才子抬眼朝某个方向望去,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众人皆知,林子墨是公认的庆州府才名最盛的才子,其诗才卓绝,鲜有人能与之匹敌。今日诗会,除了张之动能与他一争魁首之位,旁人实难望其项背。

单论中秋词的创作,更是鲜有人能与林子墨相提并论。虽说他尚未拿出自己的作品,但在众人心中,这诗会魁首之位,他已十拿九稳。

至于那位传闻中诗才超凡的王解元,众人却知之甚少。一来此人极少参加诗会,很少有机会在众人面前展露才华;

二来庆州城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虽听闻出自他手,可毕竟无人亲眼所见,故而对其真实才华究竟如何,也难以确切判断。

至于当下身处的这座淑园之中,在诗词领域,林子墨理应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只是此刻看来,他的情绪似乎并不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