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位极人臣

王宇努了努嘴,对于谦开口。

“这事本将可不知道啊!”

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负隅顽抗,大明左都督王宇召集三路平叛大军,汇聚于乐安。

宣德元年,十月,入冬之前,大军破城,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被擒,押送顺天。

宣德皇帝大肆封赏有功将士,同时召回了镇守应天皇陵的郑和,准备让他宣威于西洋,召诸国来朝

王宇在山东解散平叛大军,令各卫都指挥使沿北直隶分别走不同的路,返回边关驻防。

之所以要分开走,完全是考虑各地粮仓供应的问题。

小主,

王宇带着三千营回到顺天之后,直接还没入营和兵部交接兵马,就接到了宣德皇帝的圣旨。

一个小太监拿着圣旨到了三千营大帐,高举过头顶,唱喝道。

“圣旨到!跪~”

王宇三千营中诸将,都单膝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国家於定国之将,地方不安,每笃平靖地方之事。

今靖安侯王宇,才品兼之,功实定论,采之舆评。

....

钦赐靖国公,以酬其功。

另赐奇功牌,以表殊荣。

钦此!”

三千营中诸将,大多是王宇的心腹和族人,听得自家族长被进封为国公,位极人臣,人人喜不自胜。

“这...”

王宇听得有点懵,朱瞻基给山东平叛之战的定义,只是平靖地方骚乱而已,并不想让后世认为他两个叔叔造反。

“国公爷!还请接旨吧!”

见王宇愣住了,小太监卖着笑的提醒。

眼前这位,才三十就进封国公了,妥妥的宣德一朝的宠臣,小太监巴结还来不及呢。

“哦!臣接旨!”

王宇急忙起身,结果过了圣旨,心中也奇怪。

这所谓的平靖地方小小叛乱的功劳,应该不可能到直接封为靖国公的地步吧。

果然,后续印证了王宇猜测。

“圣旨到,跪~”

王宇接旨之后,小太监果然又拿出了一道圣旨,在一声唱喝声中,三千营众将不得不跪了下来。

原来靖国公只是宣德皇帝朱瞻基,给王宇的一个补偿而已。

这次王宇在三千营一呼百应,送朱瞻基回顺天继位,还是引得了他的暗中忌惮。

王宇经营了一些年头的三千营,大明最强的王牌骑兵,直接被宣德皇帝一道圣旨拆了。

这算是王宇带来的蝴蝶效应了,原先剧中或者历史里,三千营可是堡宗干废的。

现在却提前被宣宗皇帝朱瞻基拆开了,大明北方面对的草原势力比原本剧中更弱些,王宇也说不清楚是好是坏了。

三千营直接被拆分成了五卫,关宁备御军(前哨)、辽东备御军、大同备御军(管虎手)、备倭军、随侍营。

关宁备御军、辽东备御军、大同备御军,都在北方防御。

备倭军被调到江南防备海盗,随侍营则是被放在了顺天,以防万一。

知道宣德皇帝朱瞻基,已经不在是自己那个单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表哥了,而是成了大明的皇帝,对自己有防备也是应该的,但是王宇心里就是有些不爽啊。

所以王宇这靖国公回到顺天之后,去兵部交割了兵马,直接就称病不朝,闭门谢客的造孩子了。

我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就在家造娃,你总不可能在说我在大明揽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