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重建,非一日之功。
京都调来了兵马,沿着沟渠两岸又多加了一道防洪堤坝,日夜坚守两侧。
静待熬过雨季,水位下沉之时,再开始炸开重新动工。
苏南初见到了那些硝石。
孟德彰当年搜刮来的,最后都落到了沈璟之手上。
蒙着黑布的木板车一车一车的拉过去。
工部尚书孙礼从京都赶了过来,畏头畏尾的跟在沈璟之身后请示:“皇上,这是重新修订过的图纸,已经经过再三核查,这次绝对不会出现问题。”
他把册子递过去,即便刚刚下完雨,天气并不是十分酷热,满头冷汗亦止不住。
短短几天,京都风云大变,血雨腥风,每天大早醒过来听见的第一个消息就是,谁谁家又被抄了,谁谁又被下大狱,谁谁又被砍了,死几个人跟闹着玩一样,你说谁不怕吧?
前一天还在一起虚以委蛇的老伙计,第二天就只能看见对方坟头,啊不,坟头也没,都是乱葬岗。
沈璟之只睨过去一眼,没什么心思细看,估计他也看不懂,瞧着那边正在兴建的工事道:“把开支详录提奏上来,交由御史台勘核。”
御史台有苏禀谦,不是倔吗,现在轮到他倔的时候了。
“是。”孙礼忙低下头恭敬应下,他擦了擦冷汗,将手收回来。
随之想起来什么又道:“还有一事…”
“这前几日提到的,兴办学堂之事,是要挂在工部名下,还是吏部名下?还望皇上明示。”
两者界限并不是很清晰,若说挂在工部吧,官员任调需要经过吏部,可若是要说属于吏部吧,这学堂里培育的,又全部是他们工部的人。
这让他们如何着手准备。
周围人来人往正忙来忙去搬运着土袋,偶尔会路过他们行个礼,更多时候都在埋头忙着自己手上的活,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沈璟之并未急着回答,直到快要踏出此地时,才留下一句:“不急,回朝再议。”
孙礼立马明白,这是要在朝堂上公开提出来商讨,毕竟平白多出来这么一个司职,还是要和各部协商两下意思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