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道心中一动,隐隐猜到了几分,但仍不敢确定,于是谨慎地说道:“王爷,学生不过是与陛下和杨大人偶然相聚,不过是些闲谈罢了,并未涉及什么大事。”
朱佑枢摆了摆手,似是对徐志道的回答并不满意,他重新坐回座位,身子微微前倾,盯着徐志道说道:“徐公子,你不必隐瞒。本王虽身在王府,却也心系朝堂。如今陛下有意革新,杨廷和入阁便是信号。你与他们走得近,想必也有自己的抱负。”
徐志道沉吟片刻,觉得朱佑枢话中有话,似乎话里藏着试探,又像是在暗示着什么。
他斟酌着言辞说道:“王爷,陛下圣明,一心为民,杨大人亦是才德兼备。学生能与他们交流,实乃荣幸,只盼能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
朱佑枢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赞许,微微颔首道:“徐公子心怀家国,实乃可贵。本王今日前来,也正是为此。”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轻轻放在桌上,推到徐志道面前,“这是本王收集的一些关于地方吏治的资料,其中不乏弊端所在,徐公子不妨一看。”
徐志道满脸惊讶,小心翼翼地拿起文书,展开细看,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各地官员贪污受贿、虚报政绩、压榨百姓等诸多恶行,内容详实,触目惊心。
他抬起头,看向朱佑枢,眼中满是敬佩与疑惑:“王爷,您这是……”
朱佑枢神色凝重,缓缓说道:“陛下有心革新,可朝廷积弊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资料,本王本打算呈递给陛下,但又怕贸然行事,打草惊蛇。徐公子与陛下亲近,又心思缜密,本王希望你能寻个恰当的时机,将这些资料呈给陛下,也好助陛下一臂之力。”
徐志道心中一震,他深知这份资料的分量,若真能呈到皇帝面前,必定会掀起一场官场的大震动。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王爷放心,学生定当不负所托。只是此事干系重大,学生还需从长计议,确保万无一失。”
朱佑枢拍了拍徐志道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徐公子,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你且好好谋划。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本王定会全力支持。”
朱佑枢与徐志道交谈几句便起身离开了。
徐志道望着朱佑枢离去的背影,心底还在回味着方才那些颇有深意的对话,一时有些怔忡。
缓过神后,他转身询问一旁候着的徐敬:“敬爷,大祖父现在何处?”
徐敬连忙恭敬地欠身,回道:“书房等少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