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记小本本

那片林子以前是刘地主家的,后来归了村里集体。

上辈子也就盖村委办公室的时候用了十几棵,后来都砍了卖了,据说钱都是村集体的,也不知道用哪里去了。

对了还有井。

这个时候用的井都是老式的井,用桶打水的。

总归不太干净。

接下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村里的老井好几次差点枯竭,当时费了不少劲又往下面挖了许多,清理了几次井底的泥沙。

也幸亏他们这里地下水脉还不错,要不然那三年的干旱,早就不知道多少人背井离乡逃难去了。

而他记得今年县里好像有打压井的宣传,但没人重视。

打一口压井,要县里来人指挥,这个是不要钱的,但要管饭,打井的材料也要二三十块钱。

就这还要三五个人一起忙活。

那时候村里没人搭理打压井这件事。

结果59年的时候就傻眼了。

眼看着小河里的水断了流,鱼塘里的水都浇了地还不够,村里老井的水没人愿意弄去浇地。

就那两口井,浇地可能都救不活一亩地,不浇地,人吃的话,能救一个村子的人命。

干旱严重的时候不是没人想到要打井。

可那个时候地表浅层的水脉都枯了,轻易找不到能打出水的地方。

再也不是以前最多五米就能出水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才有人想起来,早知道就让县里给打压井了。

打深一点,二十米三十米的,最起码干旱最严重的时候,吃水不用打井底带着泥沙的水,水打回家还要澄清才能用。

家里的水缸不过几天缸底都是泥沙。

这辈子既然知道情况,说什么也要打一口压井,村里要是不打,他就自己打。

就自己现在的宅子地下,就有水脉。

上辈子老大家打压井,老大家的说浅层的水不干净,非要往深了打,打了二十米,水清澈的很。

当时打井的人说是碰到了地下水脉了,再往下十几米还能打出来水。

不过打井需要的钱不少,他身上的钱不够了,看来还要多去几次镇上,不知道赵满福那边能吃下多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