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村落的恢复,曲茵又把目光投向了村落的文化传承。她发现这个村落有着独特的木雕技艺,但由于战争,年轻人们都没有机会学习。曲茵在村落里找到了几位木雕老师傅,他们的手虽然因为岁月和病痛有些颤抖,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对木雕的热爱。
曲茵在村落的祠堂里(祠堂是一座古老的木质建筑,屋顶的瓦片有些破损,墙壁上的木雕图案已经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出昔日的精美)设立了木雕工坊。她把年轻人们召集到这里,让老师傅们传授木雕技艺。
老师傅们拿出珍藏的木雕工具,有锋利的刻刀、小巧的凿子等。他们从最简单的图案开始教起,如一朵花、一只鸟。年轻人们拿着刻刀,在木头上小心翼翼地刻画着。他们的眼神专注,木屑在他们身边飞舞。
曲茵看着年轻人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村落的灵魂所在。随着木雕技艺的传承,村落里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村民们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曲茵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她又来到了一个位于火山脚下的小镇。这个小镇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地方,肥沃的土地得益于火山灰的滋养,农作物产量很高。但战争期间,火山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喷发,虽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却对小镇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当曲茵到达小镇时,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硫磺的味道。地面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火山灰,有些地方还冒着热气。小镇的房屋有很多被火山灰掩埋了一部分,屋顶的瓦片被火山喷发时的石块砸得粉碎。
曲茵首先关注的是小镇的农田。她走进农田,发现土壤被火山灰覆盖得太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她教小镇的居民们用铲子和耙子将多余的火山灰清理掉。火山灰很轻,但扬起的灰尘却让人呼吸困难。居民们戴着自制的布口罩,努力地清理着。
在清理火山灰的过程中,曲茵发现有些土壤因为高温变得十分坚硬。她从其他地方带来了一些蚯蚓,将蚯蚓放入土壤中。蚯蚓在土壤中蠕动,它们的活动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曲茵还从火山灰中发现了一些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某些特殊农作物的生长有好处。她挑选了一些适合在火山灰土壤中种植的农作物,如南瓜、辣椒等。她把种子分给居民们,并教他们如何播种。
居民们在农田里挖好坑,将种子放入坑中,然后用土覆盖。曲茵提醒居民们要注意浇水的量,因为火山灰土壤的保水性与普通土壤不同。
除了农田,曲茵也关注着小镇的房屋修复。她组织居民们清理房屋上的火山灰和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