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茵离开岛屿后,又来到了一片广袤的沼泽湿地地区。这里弥漫着一股潮湿而腐臭的气息,沼泽中生长着大片茂密的芦苇,芦苇比人还高,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这里的困境。淤泥在脚下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仿佛随时会将人吞噬。
曲茵发现,由于战争的破坏,沼泽湿地的生态平衡被严重打破。许多珍稀的鸟类不见了踪影,原本丰富的鱼类资源也变得稀少。当地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和采集一些沼泽特有的植物为生,现在他们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
曲茵首先开始修复湿地的生态。她深入沼泽,寻找那些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她的脚陷入淤泥中,每走一步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在一片相对开阔的水域,她发现了几株幸存的菖蒲。曲茵小心翼翼地将菖蒲的根茎挖出一部分,然后移植到其他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她用手轻轻地将根茎埋入淤泥中,浑浊的泥水溅到她的脸上,但她毫不在意。
除了菖蒲,曲茵还组织居民们种植菱角。菱角的种子被撒在水面上,随着水波荡漾。曲茵告诉居民们,菱角不仅可以食用,其生长过程还能吸收水中过多的养分,改善水质。她站在一艘简陋的木筏上,将菱角种子均匀地撒开,阳光洒在水面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种子就像一个个微小的希望在水面漂浮。
为了让鱼类资源重新丰富起来,曲茵在沼泽中设置了一些简易的鱼巢。她用枯树枝和水草编织成一个个圆形的巢状物,然后固定在水底。鱼巢为鱼类提供了繁殖和栖息的场所。她还从其他水域引进了一些鱼苗,鱼苗在水桶里欢快地游动,她轻轻将鱼苗倒入沼泽中,看着它们迅速游向深处。
在改善生态的同时,曲茵也关注着居民的居住环境。这里的居民大多居住在高脚屋中,以躲避沼泽的积水。但战争使许多高脚屋受损,有的甚至摇摇欲坠。曲茵教居民们用新的木材加固高脚屋的支架。木材是从沼泽边缘的树林里砍伐而来的,散发着清新的木香。居民们将木材砍削成合适的形状,用绳索和钉子固定在支架上。
曲茵还指导居民们更换屋顶的茅草。她和居民们一起到沼泽边的高地上收割长得最为茂盛的茅草。茅草在风中摇曳,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收割下来的茅草被整齐地铺在屋顶上,厚实而又保暖。
解决了居住问题后,曲茵开始帮助居民恢复传统的手工艺。沼泽地区的居民擅长用芦苇编织各种物品,如篮子、席子等。但由于战争,这一手工艺也几近失传。
曲茵在村庄里找了一块空地,这里被几株高大的树木环绕,树荫下是一片凉爽的空间。她把居民们召集起来,开始教他们芦苇编织。她拿起一根芦苇,手指灵活地将芦苇破开,然后开始编织。“看,先这样交叉,然后再把这根芦苇绕过来。”她一边做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居民们围坐在她身边,眼睛紧紧盯着她的双手,逐渐掌握了编织的技巧。
随着芦苇编织品的增多,曲茵想到可以将这些手工艺品出售到外面的市场,为居民们增加收入。她联系了一些商人,商人们来到这个沼泽村庄,被精美的芦苇编织品所吸引。很快,订单就源源不断地来了,居民们的生活也逐渐改善。
在沼泽湿地地区逐渐恢复生机后,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深山老林里的小村落的求助信。这个村落隐藏在茂密的山林之中,四周都是高大的树木,阳光只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星星点点的光亮,使得整个村落看起来有些阴森。
曲茵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走进村落。山路狭窄崎岖,布满了树根和石块,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周围的树林里时不时传来野兽的吼叫声,让人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