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张衡内心的一扇门。他仿佛在困顿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却又不完全理解这根稻草究竟能将他带向何处。
“王阳明到底是怎样的人?” 张衡想起了刚才书中关于王阳明的介绍。明代着名的哲学家、政治家,他以“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思想名垂青史。王阳明的一生充满波折——他被流放到龙场这个荒凉之地,在逆境中悟道,创立了心学,提出“良知”的概念,认为人内心本自具足,只需通过反思和行动,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被流放时,他一定也感到过孤独和迷茫吧……” 张衡感同身受地想。
孤独、困惑、不被理解——这些情绪此刻深深折磨着张衡,让他仿佛和书中的王阳明产生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他走到一棵大树下坐下,轻轻靠着树干,目光落在远处的教学楼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身上,微风吹动叶片,带来一丝宁静。但张衡的内心却如同奔腾的江河,久久无法平静。
“良知……良知……” 他轻声念叨着这个词,试图理解它的意义。
书中提到,“致良知”是王阳明的核心思想之一。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蕴藏着一种天生的良知,它指引着人去做正确的事情。而“知行合一”则是指,真正的智慧不仅仅停留在思考中,而是要通过行动去实践,去验证。
张衡闭上眼,脑海中回想起最近的经历:那些突然出现的末日记忆,模糊的梦境,骰子、人影,还有那种不可名状的压迫感。他一直在试图从外界寻找答案,但他现在开始怀疑,或许真正的突破点不在于别人告诉他什么,而在于他如何看待自己。
“难道,我已经有了答案?”
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形,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大的不安。
“如果答案真的在我心里,那为什么我会逃避去面对它?”
他深吸了一口气,打开笔记本,将“心即理”的核心内容再次写下: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它是指引行动的灯塔。
真正的智慧不是思考得多,而是实践得深。
外界的答案不过是借助,真正的解脱只能从内心找到。
张衡盯着这些文字,突然觉得自己的那些梦境或许就是内心良知的体现。那些画面、那些情绪,不是在指责他,而是在引导他去面对自己最真实的恐惧与选择。
“梦中的筛子……” 他低声自语,心中闪过一个可能性。
“它是不是象征着选择和命运?它是不是在告诉我,我有能力去改变什么?”
随着这个想法的冒出,张衡感到一阵轻微的头晕。这几天的高强度思考和心理压力,让他的身体显得有些疲惫,但他的心却比以往更加清醒。
“无论这些梦是真实还是幻觉,我不能再退缩了。” 他握紧拳头,眼神中多了一丝坚定。
王阳明在逆境中找到了解脱的方法,而张衡的困境,或许也需要他用同样的方式去突破。答案可能不会马上显现,但他知道,只要他愿意继续前行,总有一天会找到真正的真相。
张衡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他看了一眼远处的实验楼,目光深邃。
“王阳明可以在荒芜的龙场找到自己的道理,我在这里也一定可以。”
他的脚步虽然依旧缓慢,但每一步都变得更加坚定。尽管他的内心仍有迷茫,但那份倔强与不甘,正在支撑着他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