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接受任务寻《阴符经》

大道正途 天民思想 20606 字 8个月前

无它,老子讲以民为本、民本自然,统治者所执掌的天下公权都是人民赋予的,当然就不能以身份来压人。所以他认为这是不讲忠信,造成天下动乱之首。

孔子若读《道德经》见此不知该作啥想!他问“礼”于老子,怕是被老子忽悠惨了吧!估计老子忽悠孔子的功夫应展现得十分了得,以至于孔子至死都说老子是“神龙”,根本无法看清!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的是不能以道治国,才被迫强调道德至上,希望大家都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安稳(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些事太失公道,大家可能就不能那么淡定地遵守道德规范了)。

连道德规范不足约束人们了,才会想到用仁政来安抚人民。仁政没法施行,才让民间侠义出手去自行解决(春秋末期就那样。什么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之类的大行其道。)。

侠义解决不了问题就想着用忠孝观念为根基的等级压制了(即“失义而后礼”)。不得不说老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是比较精辟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说有前瞻性(即“前识”)只是“道”的虚华,这是引导人们做傻事的起始。

老子反对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的人或许能根据一些道理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这种前瞻性若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就可能成为引导人们妄为的根源。

老子要强调的还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就是要立身敦厚,不居浅薄。存心朴实,不居虚华。还是实在点儿好,哪怕心中明道,能辨细微,也识前景,先不要说,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行!”

清风听后也感叹道:“是啊!做人就得朴实,不慕虚荣,才能最终得到实打实的好处而立于不败之地!”

他这话又似乎在教育我一样!

而我呢,只是心里哀叹着那些好大喜功的最高统治者,不顾苍生弄出来的生灵涂炭与可悲可笑的结局而已。

“上德”,真正的、最好的德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指真正有德的人,并不表现得多有道德风范的样子。他们往往是和光同尘与普通百姓一样,谦和质朴,并不会故作高大尚不同一般。

正因为他们平易近人,与大家都一样,所以才真正具有德行。

很明显,老子此处有点儿反对统治者高高在上的作风。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则是指那种以“德行”为包装的虚伪做法。做着一言一行都打着“德行”的口号的样子,自我标榜,自吹自擂,反而用自以为是的“德行”来匡山天下,这种人其实是真的无德。

西汉末王莽就是个典型。他时时都做作一副儒家准圣人的样子,“克己复礼”地清廉度日执政,赢得了天下儒生的赞誉。

暗地里为了掌控朝政,把女儿送入宫“嫁”给只有几岁的小皇帝并封为皇后。

但不久他就杀了小皇帝篡位。

为了安置好女儿,他居然把女儿“娶”了回来。因为他女儿相当于皇帝遗孀,按礼法只能再嫁给地位相当的人。这就只能王莽自己出手了!

然后他又写封休书“休掉”女儿,还女儿一个未嫁之人的身份!

这当真可笑得紧!不过这波操作倒挺符合儒家礼法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从“无为”角度说有德和无德的区别。

上德者“无为”是不妄为、不居功,看起来没做啥子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们不存在私心(即无以为)。

下德者的无为是真正的什么实事也不做(或真的一点儿功绩也谈不上),但他们一切都是抱有私心地自我彰显,无非不过为了体现自己高大尚的形象,虚荣做作或满足自己对天下的控制而已。

王莽自我标榜,言行俨然以儒家标准的圣人那样,在当时深孚众望,故天下儒生共拥他直接篡汉(真搞不懂儒家居然有这种操作!)。王莽也确实做了大事的(但算坏事),大肆搜刮天下,甚至把天下田产收归国有。似乎也不为个人,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国库空虚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是为了实现整个儒家官僚集团利益得以充分保障。实际上呢,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想实现整个天下都属于他一个人的嘛。

结果天下大反,他自个的脑袋也被刘秀割下来秘制收藏以警后世。

其实刘秀若有其它治国之策,真的就该抛弃儒家的了,他们简直就是刘氏江山

的叛臣逆贼嘛!若如此也不至于东汉最终也终结于曹操、司马懿之流了。当然,除刘秀本人非好杀之人外,也还是自罢黜百家后儒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实在无人可用。或者说刘秀本人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是老子对“仁”、“义”实质上的评价。

说的是真正的仁者,他们努力去作为,但他们没有私心的(大不了有些做法有违自然操之过急了而已)。而仗“义”的人,他们的作为是有私心的。

老子此处没指明仗“义”者私心何在,估计与春秋时侠客们索要财物替人办事的风气有关吧。

但我们要分清楚老子此处所说的“义”不是指“道义”,只是侠义而已。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则是老子对以礼治国的嘲讽了。说的就是孔子那种想用周礼来匡正天下的人,别人根本不鸟他们。于是他们就只能强拉硬拽别人。

后面老子还补了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简直诛心之言!

看来老子是反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以辈份和特殊身份来压制人的做法的。

无它,老子讲以民为本、民本自然,统治者所执掌的天下公权都是人民赋予的,当然就不能以身份来压人。所以他认为这是不讲忠信,造成天下动乱之首。

孔子若读《道德经》见此不知该作啥想!他问“礼”于老子,怕是被老子忽悠惨了吧!估计老子忽悠孔子的功夫应展现得十分了得,以至于孔子至死都说老子是“神龙”,根本无法看清!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的是不能以道治国,才被迫强调道德至上,希望大家都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安稳(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些事太失公道,大家可能就不能那么淡定地遵守道德规范了)。

连道德规范不足约束人们了,才会想到用仁政来安抚人民。仁政没法施行,才让民间侠义出手去自行解决(春秋末期就那样。什么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之类的大行其道。)。

侠义解决不了问题就想着用忠孝观念为根基的等级压制了(即“失义而后礼”)。不得不说老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是比较精辟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说有前瞻性(即“前识”)只是“道”的虚华,这是引导人们做傻事的起始。

老子反对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的人或许能根据一些道理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这种前瞻性若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就可能成为引导人们妄为的根源。

老子要强调的还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就是要立身敦厚,不居浅薄。存心朴实,不居虚华。还是实在点儿好,哪怕心中明道,能辨细微,也识前景,先不要说,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行!”

清风听后也感叹道:“是啊!做人就得朴实,不慕虚荣,才能最终得到实打实的好处而立于不败之地!”

他这话又似乎在教育我一样!

而我呢,只是心里哀叹着那些好大喜功的最高统治者,不顾苍生弄出来的生灵涂炭与可悲可笑的结局而已。

“上德”,真正的、最好的德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指真正有德的人,并不表现得多有道德风范的样子。他们往往是和光同尘与普通百姓一样,谦和质朴,并不会故作高大尚不同一般。

正因为他们平易近人,与大家都一样,所以才真正具有德行。

很明显,老子此处有点儿反对统治者高高在上的作风。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则是指那种以“德行”为包装的虚伪做法。做着一言一行都打着“德行”的口号的样子,自我标榜,自吹自擂,反而用自以为是的“德行”来匡山天下,这种人其实是真的无德。

西汉末王莽就是个典型。他时时都做作一副儒家准圣人的样子,“克己复礼”地清廉度日执政,赢得了天下儒生的赞誉。

暗地里为了掌控朝政,把女儿送入宫“嫁”给只有几岁的小皇帝并封为皇后。

但不久他就杀了小皇帝篡位。

为了安置好女儿,他居然把女儿“娶”了回来。因为他女儿相当于皇帝遗孀,按礼法只能再嫁给地位相当的人。这就只能王莽自己出手了!

然后他又写封休书“休掉”女儿,还女儿一个未嫁之人的身份!

这当真可笑得紧!不过这波操作倒挺符合儒家礼法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从“无为”角度说有德和无德的区别。

上德者“无为”是不妄为、不居功,看起来没做啥子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们不存在私心(即无以为)。

下德者的无为是真正的什么实事也不做(或真的一点儿功绩也谈不上),但他们一切都是抱有私心地自我彰显,无非不过为了体现自己高大尚的形象,虚荣做作或满足自己对天下的控制而已。

王莽自我标榜,言行俨然以儒家标准的圣人那样,在当时深孚众望,故天下儒生共拥他直接篡汉(真搞不懂儒家居然有这种操作!)。王莽也确实做了大事的(但算坏事),大肆搜刮天下,甚至把天下田产收归国有。似乎也不为个人,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国库空虚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是为了实现整个儒家官僚集团利益得以充分保障。实际上呢,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想实现整个天下都属于他一个人的嘛。

结果天下大反,他自个的脑袋也被刘秀割下来秘制收藏以警后世。

其实刘秀若有其它治国之策,真的就该抛弃儒家的了,他们简直就是刘氏江山

的叛臣逆贼嘛!若如此也不至于东汉最终也终结于曹操、司马懿之流了。当然,除刘秀本人非好杀之人外,也还是自罢黜百家后儒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实在无人可用。或者说刘秀本人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是老子对“仁”、“义”实质上的评价。

说的是真正的仁者,他们努力去作为,但他们没有私心的(大不了有些做法有违自然操之过急了而已)。而仗“义”的人,他们的作为是有私心的。

老子此处没指明仗“义”者私心何在,估计与春秋时侠客们索要财物替人办事的风气有关吧。

但我们要分清楚老子此处所说的“义”不是指“道义”,只是侠义而已。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则是老子对以礼治国的嘲讽了。说的就是孔子那种想用周礼来匡正天下的人,别人根本不鸟他们。于是他们就只能强拉硬拽别人。

后面老子还补了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简直诛心之言!

看来老子是反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以辈份和特殊身份来压制人的做法的。

无它,老子讲以民为本、民本自然,统治者所执掌的天下公权都是人民赋予的,当然就不能以身份来压人。所以他认为这是不讲忠信,造成天下动乱之首。

孔子若读《道德经》见此不知该作啥想!他问“礼”于老子,怕是被老子忽悠惨了吧!估计老子忽悠孔子的功夫应展现得十分了得,以至于孔子至死都说老子是“神龙”,根本无法看清!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的是不能以道治国,才被迫强调道德至上,希望大家都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安稳(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些事太失公道,大家可能就不能那么淡定地遵守道德规范了)。

连道德规范不足约束人们了,才会想到用仁政来安抚人民。仁政没法施行,才让民间侠义出手去自行解决(春秋末期就那样。什么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之类的大行其道。)。

侠义解决不了问题就想着用忠孝观念为根基的等级压制了(即“失义而后礼”)。不得不说老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是比较精辟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说有前瞻性(即“前识”)只是“道”的虚华,这是引导人们做傻事的起始。

老子反对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的人或许能根据一些道理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这种前瞻性若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就可能成为引导人们妄为的根源。

老子要强调的还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就是要立身敦厚,不居浅薄。存心朴实,不居虚华。还是实在点儿好,哪怕心中明道,能辨细微,也识前景,先不要说,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行!”

清风听后也感叹道:“是啊!做人就得朴实,不慕虚荣,才能最终得到实打实的好处而立于不败之地!”

他这话又似乎在教育我一样!

而我呢,只是心里哀叹着那些好大喜功的最高统治者,不顾苍生弄出来的生灵涂炭与可悲可笑的结局而已。

“上德”,真正的、最好的德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指真正有德的人,并不表现得多有道德风范的样子。他们往往是和光同尘与普通百姓一样,谦和质朴,并不会故作高大尚不同一般。

正因为他们平易近人,与大家都一样,所以才真正具有德行。

很明显,老子此处有点儿反对统治者高高在上的作风。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则是指那种以“德行”为包装的虚伪做法。做着一言一行都打着“德行”的口号的样子,自我标榜,自吹自擂,反而用自以为是的“德行”来匡山天下,这种人其实是真的无德。

西汉末王莽就是个典型。他时时都做作一副儒家准圣人的样子,“克己复礼”地清廉度日执政,赢得了天下儒生的赞誉。

暗地里为了掌控朝政,把女儿送入宫“嫁”给只有几岁的小皇帝并封为皇后。

但不久他就杀了小皇帝篡位。

为了安置好女儿,他居然把女儿“娶”了回来。因为他女儿相当于皇帝遗孀,按礼法只能再嫁给地位相当的人。这就只能王莽自己出手了!

然后他又写封休书“休掉”女儿,还女儿一个未嫁之人的身份!

这当真可笑得紧!不过这波操作倒挺符合儒家礼法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从“无为”角度说有德和无德的区别。

上德者“无为”是不妄为、不居功,看起来没做啥子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们不存在私心(即无以为)。

下德者的无为是真正的什么实事也不做(或真的一点儿功绩也谈不上),但他们一切都是抱有私心地自我彰显,无非不过为了体现自己高大尚的形象,虚荣做作或满足自己对天下的控制而已。

王莽自我标榜,言行俨然以儒家标准的圣人那样,在当时深孚众望,故天下儒生共拥他直接篡汉(真搞不懂儒家居然有这种操作!)。王莽也确实做了大事的(但算坏事),大肆搜刮天下,甚至把天下田产收归国有。似乎也不为个人,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国库空虚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是为了实现整个儒家官僚集团利益得以充分保障。实际上呢,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想实现整个天下都属于他一个人的嘛。

结果天下大反,他自个的脑袋也被刘秀割下来秘制收藏以警后世。

其实刘秀若有其它治国之策,真的就该抛弃儒家的了,他们简直就是刘氏江山

的叛臣逆贼嘛!若如此也不至于东汉最终也终结于曹操、司马懿之流了。当然,除刘秀本人非好杀之人外,也还是自罢黜百家后儒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实在无人可用。或者说刘秀本人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是老子对“仁”、“义”实质上的评价。

说的是真正的仁者,他们努力去作为,但他们没有私心的(大不了有些做法有违自然操之过急了而已)。而仗“义”的人,他们的作为是有私心的。

老子此处没指明仗“义”者私心何在,估计与春秋时侠客们索要财物替人办事的风气有关吧。

但我们要分清楚老子此处所说的“义”不是指“道义”,只是侠义而已。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则是老子对以礼治国的嘲讽了。说的就是孔子那种想用周礼来匡正天下的人,别人根本不鸟他们。于是他们就只能强拉硬拽别人。

后面老子还补了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简直诛心之言!

看来老子是反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以辈份和特殊身份来压制人的做法的。

无它,老子讲以民为本、民本自然,统治者所执掌的天下公权都是人民赋予的,当然就不能以身份来压人。所以他认为这是不讲忠信,造成天下动乱之首。

孔子若读《道德经》见此不知该作啥想!他问“礼”于老子,怕是被老子忽悠惨了吧!估计老子忽悠孔子的功夫应展现得十分了得,以至于孔子至死都说老子是“神龙”,根本无法看清!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的是不能以道治国,才被迫强调道德至上,希望大家都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安稳(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些事太失公道,大家可能就不能那么淡定地遵守道德规范了)。

连道德规范不足约束人们了,才会想到用仁政来安抚人民。仁政没法施行,才让民间侠义出手去自行解决(春秋末期就那样。什么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之类的大行其道。)。

侠义解决不了问题就想着用忠孝观念为根基的等级压制了(即“失义而后礼”)。不得不说老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是比较精辟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说有前瞻性(即“前识”)只是“道”的虚华,这是引导人们做傻事的起始。

老子反对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的人或许能根据一些道理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这种前瞻性若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就可能成为引导人们妄为的根源。

老子要强调的还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就是要立身敦厚,不居浅薄。存心朴实,不居虚华。还是实在点儿好,哪怕心中明道,能辨细微,也识前景,先不要说,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行!”

清风听后也感叹道:“是啊!做人就得朴实,不慕虚荣,才能最终得到实打实的好处而立于不败之地!”

他这话又似乎在教育我一样!

而我呢,只是心里哀叹着那些好大喜功的最高统治者,不顾苍生弄出来的生灵涂炭与可悲可笑的结局而已。

“上德”,真正的、最好的德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指真正有德的人,并不表现得多有道德风范的样子。他们往往是和光同尘与普通百姓一样,谦和质朴,并不会故作高大尚不同一般。

正因为他们平易近人,与大家都一样,所以才真正具有德行。

很明显,老子此处有点儿反对统治者高高在上的作风。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则是指那种以“德行”为包装的虚伪做法。做着一言一行都打着“德行”的口号的样子,自我标榜,自吹自擂,反而用自以为是的“德行”来匡山天下,这种人其实是真的无德。

西汉末王莽就是个典型。他时时都做作一副儒家准圣人的样子,“克己复礼”地清廉度日执政,赢得了天下儒生的赞誉。

暗地里为了掌控朝政,把女儿送入宫“嫁”给只有几岁的小皇帝并封为皇后。

但不久他就杀了小皇帝篡位。

为了安置好女儿,他居然把女儿“娶”了回来。因为他女儿相当于皇帝遗孀,按礼法只能再嫁给地位相当的人。这就只能王莽自己出手了!

然后他又写封休书“休掉”女儿,还女儿一个未嫁之人的身份!

这当真可笑得紧!不过这波操作倒挺符合儒家礼法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从“无为”角度说有德和无德的区别。

上德者“无为”是不妄为、不居功,看起来没做啥子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们不存在私心(即无以为)。

下德者的无为是真正的什么实事也不做(或真的一点儿功绩也谈不上),但他们一切都是抱有私心地自我彰显,无非不过为了体现自己高大尚的形象,虚荣做作或满足自己对天下的控制而已。

王莽自我标榜,言行俨然以儒家标准的圣人那样,在当时深孚众望,故天下儒生共拥他直接篡汉(真搞不懂儒家居然有这种操作!)。王莽也确实做了大事的(但算坏事),大肆搜刮天下,甚至把天下田产收归国有。似乎也不为个人,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国库空虚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是为了实现整个儒家官僚集团利益得以充分保障。实际上呢,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想实现整个天下都属于他一个人的嘛。

结果天下大反,他自个的脑袋也被刘秀割下来秘制收藏以警后世。

其实刘秀若有其它治国之策,真的就该抛弃儒家的了,他们简直就是刘氏江山

的叛臣逆贼嘛!若如此也不至于东汉最终也终结于曹操、司马懿之流了。当然,除刘秀本人非好杀之人外,也还是自罢黜百家后儒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实在无人可用。或者说刘秀本人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是老子对“仁”、“义”实质上的评价。

说的是真正的仁者,他们努力去作为,但他们没有私心的(大不了有些做法有违自然操之过急了而已)。而仗“义”的人,他们的作为是有私心的。

老子此处没指明仗“义”者私心何在,估计与春秋时侠客们索要财物替人办事的风气有关吧。

但我们要分清楚老子此处所说的“义”不是指“道义”,只是侠义而已。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则是老子对以礼治国的嘲讽了。说的就是孔子那种想用周礼来匡正天下的人,别人根本不鸟他们。于是他们就只能强拉硬拽别人。

后面老子还补了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简直诛心之言!

看来老子是反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以辈份和特殊身份来压制人的做法的。

无它,老子讲以民为本、民本自然,统治者所执掌的天下公权都是人民赋予的,当然就不能以身份来压人。所以他认为这是不讲忠信,造成天下动乱之首。

孔子若读《道德经》见此不知该作啥想!他问“礼”于老子,怕是被老子忽悠惨了吧!估计老子忽悠孔子的功夫应展现得十分了得,以至于孔子至死都说老子是“神龙”,根本无法看清!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的是不能以道治国,才被迫强调道德至上,希望大家都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安稳(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些事太失公道,大家可能就不能那么淡定地遵守道德规范了)。

连道德规范不足约束人们了,才会想到用仁政来安抚人民。仁政没法施行,才让民间侠义出手去自行解决(春秋末期就那样。什么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之类的大行其道。)。

侠义解决不了问题就想着用忠孝观念为根基的等级压制了(即“失义而后礼”)。不得不说老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是比较精辟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说有前瞻性(即“前识”)只是“道”的虚华,这是引导人们做傻事的起始。

老子反对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的人或许能根据一些道理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这种前瞻性若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就可能成为引导人们妄为的根源。

老子要强调的还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就是要立身敦厚,不居浅薄。存心朴实,不居虚华。还是实在点儿好,哪怕心中明道,能辨细微,也识前景,先不要说,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行!”

清风听后也感叹道:“是啊!做人就得朴实,不慕虚荣,才能最终得到实打实的好处而立于不败之地!”

他这话又似乎在教育我一样!

而我呢,只是心里哀叹着那些好大喜功的最高统治者,不顾苍生弄出来的生灵涂炭与可悲可笑的结局而已。

“上德”,真正的、最好的德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指真正有德的人,并不表现得多有道德风范的样子。他们往往是和光同尘与普通百姓一样,谦和质朴,并不会故作高大尚不同一般。

正因为他们平易近人,与大家都一样,所以才真正具有德行。

很明显,老子此处有点儿反对统治者高高在上的作风。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则是指那种以“德行”为包装的虚伪做法。做着一言一行都打着“德行”的口号的样子,自我标榜,自吹自擂,反而用自以为是的“德行”来匡山天下,这种人其实是真的无德。

西汉末王莽就是个典型。他时时都做作一副儒家准圣人的样子,“克己复礼”地清廉度日执政,赢得了天下儒生的赞誉。

暗地里为了掌控朝政,把女儿送入宫“嫁”给只有几岁的小皇帝并封为皇后。

但不久他就杀了小皇帝篡位。

为了安置好女儿,他居然把女儿“娶”了回来。因为他女儿相当于皇帝遗孀,按礼法只能再嫁给地位相当的人。这就只能王莽自己出手了!

然后他又写封休书“休掉”女儿,还女儿一个未嫁之人的身份!

这当真可笑得紧!不过这波操作倒挺符合儒家礼法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从“无为”角度说有德和无德的区别。

上德者“无为”是不妄为、不居功,看起来没做啥子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们不存在私心(即无以为)。

下德者的无为是真正的什么实事也不做(或真的一点儿功绩也谈不上),但他们一切都是抱有私心地自我彰显,无非不过为了体现自己高大尚的形象,虚荣做作或满足自己对天下的控制而已。

王莽自我标榜,言行俨然以儒家标准的圣人那样,在当时深孚众望,故天下儒生共拥他直接篡汉(真搞不懂儒家居然有这种操作!)。王莽也确实做了大事的(但算坏事),大肆搜刮天下,甚至把天下田产收归国有。似乎也不为个人,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国库空虚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是为了实现整个儒家官僚集团利益得以充分保障。实际上呢,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想实现整个天下都属于他一个人的嘛。

结果天下大反,他自个的脑袋也被刘秀割下来秘制收藏以警后世。

其实刘秀若有其它治国之策,真的就该抛弃儒家的了,他们简直就是刘氏江山

的叛臣逆贼嘛!若如此也不至于东汉最终也终结于曹操、司马懿之流了。当然,除刘秀本人非好杀之人外,也还是自罢黜百家后儒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实在无人可用。或者说刘秀本人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是老子对“仁”、“义”实质上的评价。

说的是真正的仁者,他们努力去作为,但他们没有私心的(大不了有些做法有违自然操之过急了而已)。而仗“义”的人,他们的作为是有私心的。

老子此处没指明仗“义”者私心何在,估计与春秋时侠客们索要财物替人办事的风气有关吧。

但我们要分清楚老子此处所说的“义”不是指“道义”,只是侠义而已。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则是老子对以礼治国的嘲讽了。说的就是孔子那种想用周礼来匡正天下的人,别人根本不鸟他们。于是他们就只能强拉硬拽别人。

后面老子还补了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简直诛心之言!

看来老子是反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以辈份和特殊身份来压制人的做法的。

无它,老子讲以民为本、民本自然,统治者所执掌的天下公权都是人民赋予的,当然就不能以身份来压人。所以他认为这是不讲忠信,造成天下动乱之首。

孔子若读《道德经》见此不知该作啥想!他问“礼”于老子,怕是被老子忽悠惨了吧!估计老子忽悠孔子的功夫应展现得十分了得,以至于孔子至死都说老子是“神龙”,根本无法看清!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的是不能以道治国,才被迫强调道德至上,希望大家都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安稳(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些事太失公道,大家可能就不能那么淡定地遵守道德规范了)。

连道德规范不足约束人们了,才会想到用仁政来安抚人民。仁政没法施行,才让民间侠义出手去自行解决(春秋末期就那样。什么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之类的大行其道。)。

侠义解决不了问题就想着用忠孝观念为根基的等级压制了(即“失义而后礼”)。不得不说老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是比较精辟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说有前瞻性(即“前识”)只是“道”的虚华,这是引导人们做傻事的起始。

老子反对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的人或许能根据一些道理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这种前瞻性若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就可能成为引导人们妄为的根源。

老子要强调的还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就是要立身敦厚,不居浅薄。存心朴实,不居虚华。还是实在点儿好,哪怕心中明道,能辨细微,也识前景,先不要说,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行!”

清风听后也感叹道:“是啊!做人就得朴实,不慕虚荣,才能最终得到实打实的好处而立于不败之地!”

他这话又似乎在教育我一样!

而我呢,只是心里哀叹着那些好大喜功的最高统治者,不顾苍生弄出来的生灵涂炭与可悲可笑的结局而已。

“上德”,真正的、最好的德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指真正有德的人,并不表现得多有道德风范的样子。他们往往是和光同尘与普通百姓一样,谦和质朴,并不会故作高大尚不同一般。

正因为他们平易近人,与大家都一样,所以才真正具有德行。

很明显,老子此处有点儿反对统治者高高在上的作风。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则是指那种以“德行”为包装的虚伪做法。做着一言一行都打着“德行”的口号的样子,自我标榜,自吹自擂,反而用自以为是的“德行”来匡山天下,这种人其实是真的无德。

西汉末王莽就是个典型。他时时都做作一副儒家准圣人的样子,“克己复礼”地清廉度日执政,赢得了天下儒生的赞誉。

暗地里为了掌控朝政,把女儿送入宫“嫁”给只有几岁的小皇帝并封为皇后。

但不久他就杀了小皇帝篡位。

为了安置好女儿,他居然把女儿“娶”了回来。因为他女儿相当于皇帝遗孀,按礼法只能再嫁给地位相当的人。这就只能王莽自己出手了!

然后他又写封休书“休掉”女儿,还女儿一个未嫁之人的身份!

这当真可笑得紧!不过这波操作倒挺符合儒家礼法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从“无为”角度说有德和无德的区别。

上德者“无为”是不妄为、不居功,看起来没做啥子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们不存在私心(即无以为)。

下德者的无为是真正的什么实事也不做(或真的一点儿功绩也谈不上),但他们一切都是抱有私心地自我彰显,无非不过为了体现自己高大尚的形象,虚荣做作或满足自己对天下的控制而已。

王莽自我标榜,言行俨然以儒家标准的圣人那样,在当时深孚众望,故天下儒生共拥他直接篡汉(真搞不懂儒家居然有这种操作!)。王莽也确实做了大事的(但算坏事),大肆搜刮天下,甚至把天下田产收归国有。似乎也不为个人,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国库空虚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是为了实现整个儒家官僚集团利益得以充分保障。实际上呢,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想实现整个天下都属于他一个人的嘛。

结果天下大反,他自个的脑袋也被刘秀割下来秘制收藏以警后世。

其实刘秀若有其它治国之策,真的就该抛弃儒家的了,他们简直就是刘氏江山

的叛臣逆贼嘛!若如此也不至于东汉最终也终结于曹操、司马懿之流了。当然,除刘秀本人非好杀之人外,也还是自罢黜百家后儒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实在无人可用。或者说刘秀本人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是老子对“仁”、“义”实质上的评价。

说的是真正的仁者,他们努力去作为,但他们没有私心的(大不了有些做法有违自然操之过急了而已)。而仗“义”的人,他们的作为是有私心的。

老子此处没指明仗“义”者私心何在,估计与春秋时侠客们索要财物替人办事的风气有关吧。

但我们要分清楚老子此处所说的“义”不是指“道义”,只是侠义而已。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则是老子对以礼治国的嘲讽了。说的就是孔子那种想用周礼来匡正天下的人,别人根本不鸟他们。于是他们就只能强拉硬拽别人。

后面老子还补了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简直诛心之言!

看来老子是反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以辈份和特殊身份来压制人的做法的。

无它,老子讲以民为本、民本自然,统治者所执掌的天下公权都是人民赋予的,当然就不能以身份来压人。所以他认为这是不讲忠信,造成天下动乱之首。

孔子若读《道德经》见此不知该作啥想!他问“礼”于老子,怕是被老子忽悠惨了吧!估计老子忽悠孔子的功夫应展现得十分了得,以至于孔子至死都说老子是“神龙”,根本无法看清!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的是不能以道治国,才被迫强调道德至上,希望大家都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安稳(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些事太失公道,大家可能就不能那么淡定地遵守道德规范了)。

连道德规范不足约束人们了,才会想到用仁政来安抚人民。仁政没法施行,才让民间侠义出手去自行解决(春秋末期就那样。什么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之类的大行其道。)。

侠义解决不了问题就想着用忠孝观念为根基的等级压制了(即“失义而后礼”)。不得不说老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是比较精辟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说有前瞻性(即“前识”)只是“道”的虚华,这是引导人们做傻事的起始。

老子反对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的人或许能根据一些道理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这种前瞻性若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就可能成为引导人们妄为的根源。

老子要强调的还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就是要立身敦厚,不居浅薄。存心朴实,不居虚华。还是实在点儿好,哪怕心中明道,能辨细微,也识前景,先不要说,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行!”

清风听后也感叹道:“是啊!做人就得朴实,不慕虚荣,才能最终得到实打实的好处而立于不败之地!”

他这话又似乎在教育我一样!

而我呢,只是心里哀叹着那些好大喜功的最高统治者,不顾苍生弄出来的生灵涂炭与可悲可笑的结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