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盘炕 雪灾

“可以可以,我不急。”书同上街去买厚布、木棉、毛毯等御寒物资。

小娘子竟然一下子要这么多盐,赵澜疑惑,亲自来了苏家一趟,看到小娘子住的地方乒乒乓乓,“这是做什么?”

“我怕冷,让人给我做个可以烧火的床。”

那床岂不是烧着了?

苏若锦见赵澜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连忙把他带到房间,里面的工匠正像盘灶一个盘床的膛心。

“不是木头床,而是石砖砌的床,这样不管怎么烧都不会着火的。”

“这样的床,睡上去不咯?”

“不会。”

东北的炕,在大胤朝汴京城是没有的,大胤人用火盆子、火笼子取暖,大胤的东北有没有炕,苏若锦不知道,但在宋朝时,东北地区也是用的火坑取暖,而这个取暖方式至今被人沿用。

这种炕它在白天的时候是人们做饭用的东西,等到了晚上他们就将这个灶口封住用来取暖,一炕两用,既可取暖,又可饱肚,一举两得,实用的很。

不管咯不咯,小娘子弄出来的东西,赵澜一般都是全盘接受,既然比碳火盆子好,那他在私人别院也弄个,问小娘子要了图纸。

然后问她为何要用这么多盐?

苏若锦被他问住了,难道告诉他,其实她是怕冬天雪多,到时撒点盐好化雪?先不说有没有这么多雪,再说大胤朝的盐因生产力低下,产量很低,朝庭放盐出来卖,管控的很严。

“这……这个我想腌很多咸菜。”

一听就是借口,那怕是她拿过来倒卖,赵澜也不会介意,笑道,“我给你带过来了。”

三泰让两个侍卫抬进来。

“会不会让你……”

“不会。”赵澜直接说道,“你有铺子,为铺子囤点盐,不算过。”

“多谢小郡王。”苏若锦连忙道谢,道过之后,她不忘提醒,“钦天监说今年冬天比往年冷,小郡王要是有属下什么的,就提醒他们多囤点吃喝用的,省得到时抓瞎。”

钦天监每年都说,赵澜不以为意,但苏若锦没机会接触到钦天监,她听到了,就把它放在了心里,并为此准备了很多。

赵澜可能到底没当过家,也或许正如他想的那样:钦天监每年都说,但他忽略了一件事,能让四皇子亲自督促修缮楼店务公租房,必然是钦天监私下里跟皇帝说了什么,皇帝才让儿子出马,但古代忌讳天灾,总把天灾跟火祸紧密关联,不会提前让人预防的,好像说了就是‘乌鸦嘴’。

这其实真的不利于百姓,但古人就是这么迷信,燕王殿下说的今年冬天很冷,也是为好开展差事的话术,没想到让苏若锦听到了耳朵里,并为此准备了一场,不仅如此,前来察看工匠干活的薛大人看到苏二娘子主仆大量备冬粮冬衣,他问了一嘴,原来竟是这样,也赶紧去备。

杨四娘经常到苏家来玩,也把今年冬天特别冷不方便出行的话告诉了杨夫人。

“是苏二娘子讲的?”

杨四娘点头,“她家买了好多木柴、碳,还有米面……反正吃的用的都买了,我看呀,都够吃到正月过。”

杨夫人向来不把二娘子当一般小娘子看,看她囤,她也囤,反正她手里有钱,就算吃不掉,大冬天的也不坏,大不了明年春天再说。

杨四娘问:“娘,阿锦还给自己做了个可以烤火的床,你要不要做?”

“烤火的床?”

“嗯。”

这个……杨夫人一下子还真没接受,她要想想。

成熙十六年冬,确实如钦天监预测的那样,特别寒冷,刚进冬月,第一场大雪扑天盖地下了整整两天一夜,屋顶、院子、道路积雪都到小腿肚了,给人们出行造成了很大阻碍。

除了重要的官署衙门,街上很多铺子停市歇业,私塾、书院、国子监等更是早放了。

苏家沾了赵澜的光,因为遇到燕王殿下修缮楼店务公租房提前得知冬天冷,所以不管是家中还是铺子里的米粮早早就囤了很多,大雪阻路封铺时,苏家人在家里窝冬,苏言礼带着孩子们画九九消寒图。

苏家左邻右舍受苏若锦囤货影响也备足了冬粮,在大雪困住京城市肆时生活没受到影响,安心的在家里等待大雪融化。

但汴京底层老百姓就没那么幸运了,大雪先是不停的下了两天一夜,后又断断续续一直不停,很多人家中并没有存粮,雪不停,市不开,买不到吃的,隐隐生出乱像,让人心生惶恐。

下雪第十天时,一大清早,苏若锦起床拉开房门,满眼都是雪白,昨天刚扫完的天井又是厚厚一层,连回廊里都积了很多。

书同带上毡帽,问:“小娘子,还要用盐扫天井、门前雪吗?”

“扫。”

书同担心:“天天用盐扫雪,可不起啊!”

“存盐不多了吗?”

“暂时是够用的,就怕这雪一时半会停不了呀!”

“没事,该洒盐就洒盐。”

书同咋舌,他终于知道二娘子为何囤这么多盐了,竟用来化雪,可真够……他感慨的一下子都不知道怎么说。

苏记烧烤早停了,苏记早餐只留了两种吃食,那就是掺了粗面的馍馍和黄豆做的豆浆,这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铺子附近居民提供方便。

每天限量供应,每人每天两个外加一个豆浆,每天售完五百个为止。

燕王从苏言礼这里得到的三合一虽然没有全部实施,但皇帝还是松口让他先用两条街道的公租房试试,看结果怎么样再全面推行,结果,没等到全面推行,大雪压城。

赵澜为了工作方便,大雪时就不回晋王府了,一直在探事司秘密据点工作,因受苏若锦的影响,他的手下也囤了不少吃的喝的,还有他身下的炕床,几乎一天十二时辰都在上面,办公时,像小娘子一样把被盖卷起放好,睡觉时,把炕上的办公桌移开,铺上被子,暖暖的,一觉睡到天亮。

晋王不放心儿子过来看时,坐到炕上,惊奇的眉毛都飞起来,“我的儿,你怎么想出来的,怪不得连王府都不回了。”

赵澜被老子说的压住嘴角的笑意,“父王今天过来是……”

听到这话,晋王不错的心情又低落起来,“魏王与燕王斗,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来提醒你,千万别卷进他们的斗争中去。”

“我知道。”

晋王眉头蹙起:“我怎么听说让租客修房抵房租的主意是你给燕王出的?”

赵澜敛眼:“去年在工部抓了不少探子,连累四哥被骂,所以我让沈先生帮他出了这个主意。”

“你呀……”晋王指着儿子半天没责怪出声,实在是儿子也才十四,差事做的很好,已经不错了,他不想责怪他,可是皇子斗争之事又不能大意,一个不小心就荣华尽失,甚至可能搭上性命。

“我要向小郡王回禀一下。”

“可以可以,我不急。”书同上街去买厚布、木棉、毛毯等御寒物资。

小娘子竟然一下子要这么多盐,赵澜疑惑,亲自来了苏家一趟,看到小娘子住的地方乒乒乓乓,“这是做什么?”

“我怕冷,让人给我做个可以烧火的床。”

那床岂不是烧着了?

苏若锦见赵澜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连忙把他带到房间,里面的工匠正像盘灶一个盘床的膛心。

“不是木头床,而是石砖砌的床,这样不管怎么烧都不会着火的。”

“这样的床,睡上去不咯?”

“不会。”

东北的炕,在大胤朝汴京城是没有的,大胤人用火盆子、火笼子取暖,大胤的东北有没有炕,苏若锦不知道,但在宋朝时,东北地区也是用的火坑取暖,而这个取暖方式至今被人沿用。

这种炕它在白天的时候是人们做饭用的东西,等到了晚上他们就将这个灶口封住用来取暖,一炕两用,既可取暖,又可饱肚,一举两得,实用的很。

不管咯不咯,小娘子弄出来的东西,赵澜一般都是全盘接受,既然比碳火盆子好,那他在私人别院也弄个,问小娘子要了图纸。

然后问她为何要用这么多盐?

苏若锦被他问住了,难道告诉他,其实她是怕冬天雪多,到时撒点盐好化雪?先不说有没有这么多雪,再说大胤朝的盐因生产力低下,产量很低,朝庭放盐出来卖,管控的很严。

“这……这个我想腌很多咸菜。”

一听就是借口,那怕是她拿过来倒卖,赵澜也不会介意,笑道,“我给你带过来了。”

三泰让两个侍卫抬进来。

“会不会让你……”

“不会。”赵澜直接说道,“你有铺子,为铺子囤点盐,不算过。”

“多谢小郡王。”苏若锦连忙道谢,道过之后,她不忘提醒,“钦天监说今年冬天比往年冷,小郡王要是有属下什么的,就提醒他们多囤点吃喝用的,省得到时抓瞎。”

钦天监每年都说,赵澜不以为意,但苏若锦没机会接触到钦天监,她听到了,就把它放在了心里,并为此准备了很多。

赵澜可能到底没当过家,也或许正如他想的那样:钦天监每年都说,但他忽略了一件事,能让四皇子亲自督促修缮楼店务公租房,必然是钦天监私下里跟皇帝说了什么,皇帝才让儿子出马,但古代忌讳天灾,总把天灾跟火祸紧密关联,不会提前让人预防的,好像说了就是‘乌鸦嘴’。

这其实真的不利于百姓,但古人就是这么迷信,燕王殿下说的今年冬天很冷,也是为好开展差事的话术,没想到让苏若锦听到了耳朵里,并为此准备了一场,不仅如此,前来察看工匠干活的薛大人看到苏二娘子主仆大量备冬粮冬衣,他问了一嘴,原来竟是这样,也赶紧去备。

杨四娘经常到苏家来玩,也把今年冬天特别冷不方便出行的话告诉了杨夫人。

“是苏二娘子讲的?”

杨四娘点头,“她家买了好多木柴、碳,还有米面……反正吃的用的都买了,我看呀,都够吃到正月过。”

杨夫人向来不把二娘子当一般小娘子看,看她囤,她也囤,反正她手里有钱,就算吃不掉,大冬天的也不坏,大不了明年春天再说。

杨四娘问:“娘,阿锦还给自己做了个可以烤火的床,你要不要做?”

“烤火的床?”

“嗯。”

这个……杨夫人一下子还真没接受,她要想想。

成熙十六年冬,确实如钦天监预测的那样,特别寒冷,刚进冬月,第一场大雪扑天盖地下了整整两天一夜,屋顶、院子、道路积雪都到小腿肚了,给人们出行造成了很大阻碍。

除了重要的官署衙门,街上很多铺子停市歇业,私塾、书院、国子监等更是早放了。

苏家沾了赵澜的光,因为遇到燕王殿下修缮楼店务公租房提前得知冬天冷,所以不管是家中还是铺子里的米粮早早就囤了很多,大雪阻路封铺时,苏家人在家里窝冬,苏言礼带着孩子们画九九消寒图。

苏家左邻右舍受苏若锦囤货影响也备足了冬粮,在大雪困住京城市肆时生活没受到影响,安心的在家里等待大雪融化。

但汴京底层老百姓就没那么幸运了,大雪先是不停的下了两天一夜,后又断断续续一直不停,很多人家中并没有存粮,雪不停,市不开,买不到吃的,隐隐生出乱像,让人心生惶恐。

下雪第十天时,一大清早,苏若锦起床拉开房门,满眼都是雪白,昨天刚扫完的天井又是厚厚一层,连回廊里都积了很多。

书同带上毡帽,问:“小娘子,还要用盐扫天井、门前雪吗?”

“扫。”

书同担心:“天天用盐扫雪,可不起啊!”

“存盐不多了吗?”

“暂时是够用的,就怕这雪一时半会停不了呀!”

“没事,该洒盐就洒盐。”

书同咋舌,他终于知道二娘子为何囤这么多盐了,竟用来化雪,可真够……他感慨的一下子都不知道怎么说。

苏记烧烤早停了,苏记早餐只留了两种吃食,那就是掺了粗面的馍馍和黄豆做的豆浆,这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铺子附近居民提供方便。

每天限量供应,每人每天两个外加一个豆浆,每天售完五百个为止。

燕王从苏言礼这里得到的三合一虽然没有全部实施,但皇帝还是松口让他先用两条街道的公租房试试,看结果怎么样再全面推行,结果,没等到全面推行,大雪压城。

赵澜为了工作方便,大雪时就不回晋王府了,一直在探事司秘密据点工作,因受苏若锦的影响,他的手下也囤了不少吃的喝的,还有他身下的炕床,几乎一天十二时辰都在上面,办公时,像小娘子一样把被盖卷起放好,睡觉时,把炕上的办公桌移开,铺上被子,暖暖的,一觉睡到天亮。

晋王不放心儿子过来看时,坐到炕上,惊奇的眉毛都飞起来,“我的儿,你怎么想出来的,怪不得连王府都不回了。”

赵澜被老子说的压住嘴角的笑意,“父王今天过来是……”

听到这话,晋王不错的心情又低落起来,“魏王与燕王斗,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来提醒你,千万别卷进他们的斗争中去。”

“我知道。”

晋王眉头蹙起:“我怎么听说让租客修房抵房租的主意是你给燕王出的?”

赵澜敛眼:“去年在工部抓了不少探子,连累四哥被骂,所以我让沈先生帮他出了这个主意。”

“你呀……”晋王指着儿子半天没责怪出声,实在是儿子也才十四,差事做的很好,已经不错了,他不想责怪他,可是皇子斗争之事又不能大意,一个不小心就荣华尽失,甚至可能搭上性命。

“我要向小郡王回禀一下。”

“可以可以,我不急。”书同上街去买厚布、木棉、毛毯等御寒物资。

小娘子竟然一下子要这么多盐,赵澜疑惑,亲自来了苏家一趟,看到小娘子住的地方乒乒乓乓,“这是做什么?”

“我怕冷,让人给我做个可以烧火的床。”

那床岂不是烧着了?

苏若锦见赵澜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连忙把他带到房间,里面的工匠正像盘灶一个盘床的膛心。

“不是木头床,而是石砖砌的床,这样不管怎么烧都不会着火的。”

“这样的床,睡上去不咯?”

“不会。”

东北的炕,在大胤朝汴京城是没有的,大胤人用火盆子、火笼子取暖,大胤的东北有没有炕,苏若锦不知道,但在宋朝时,东北地区也是用的火坑取暖,而这个取暖方式至今被人沿用。

这种炕它在白天的时候是人们做饭用的东西,等到了晚上他们就将这个灶口封住用来取暖,一炕两用,既可取暖,又可饱肚,一举两得,实用的很。

不管咯不咯,小娘子弄出来的东西,赵澜一般都是全盘接受,既然比碳火盆子好,那他在私人别院也弄个,问小娘子要了图纸。

然后问她为何要用这么多盐?

苏若锦被他问住了,难道告诉他,其实她是怕冬天雪多,到时撒点盐好化雪?先不说有没有这么多雪,再说大胤朝的盐因生产力低下,产量很低,朝庭放盐出来卖,管控的很严。

“这……这个我想腌很多咸菜。”

一听就是借口,那怕是她拿过来倒卖,赵澜也不会介意,笑道,“我给你带过来了。”

三泰让两个侍卫抬进来。

“会不会让你……”

“不会。”赵澜直接说道,“你有铺子,为铺子囤点盐,不算过。”

“多谢小郡王。”苏若锦连忙道谢,道过之后,她不忘提醒,“钦天监说今年冬天比往年冷,小郡王要是有属下什么的,就提醒他们多囤点吃喝用的,省得到时抓瞎。”

钦天监每年都说,赵澜不以为意,但苏若锦没机会接触到钦天监,她听到了,就把它放在了心里,并为此准备了很多。

赵澜可能到底没当过家,也或许正如他想的那样:钦天监每年都说,但他忽略了一件事,能让四皇子亲自督促修缮楼店务公租房,必然是钦天监私下里跟皇帝说了什么,皇帝才让儿子出马,但古代忌讳天灾,总把天灾跟火祸紧密关联,不会提前让人预防的,好像说了就是‘乌鸦嘴’。

这其实真的不利于百姓,但古人就是这么迷信,燕王殿下说的今年冬天很冷,也是为好开展差事的话术,没想到让苏若锦听到了耳朵里,并为此准备了一场,不仅如此,前来察看工匠干活的薛大人看到苏二娘子主仆大量备冬粮冬衣,他问了一嘴,原来竟是这样,也赶紧去备。

杨四娘经常到苏家来玩,也把今年冬天特别冷不方便出行的话告诉了杨夫人。

“是苏二娘子讲的?”

杨四娘点头,“她家买了好多木柴、碳,还有米面……反正吃的用的都买了,我看呀,都够吃到正月过。”

杨夫人向来不把二娘子当一般小娘子看,看她囤,她也囤,反正她手里有钱,就算吃不掉,大冬天的也不坏,大不了明年春天再说。

杨四娘问:“娘,阿锦还给自己做了个可以烤火的床,你要不要做?”

“烤火的床?”

“嗯。”

这个……杨夫人一下子还真没接受,她要想想。

成熙十六年冬,确实如钦天监预测的那样,特别寒冷,刚进冬月,第一场大雪扑天盖地下了整整两天一夜,屋顶、院子、道路积雪都到小腿肚了,给人们出行造成了很大阻碍。

除了重要的官署衙门,街上很多铺子停市歇业,私塾、书院、国子监等更是早放了。

苏家沾了赵澜的光,因为遇到燕王殿下修缮楼店务公租房提前得知冬天冷,所以不管是家中还是铺子里的米粮早早就囤了很多,大雪阻路封铺时,苏家人在家里窝冬,苏言礼带着孩子们画九九消寒图。

苏家左邻右舍受苏若锦囤货影响也备足了冬粮,在大雪困住京城市肆时生活没受到影响,安心的在家里等待大雪融化。

但汴京底层老百姓就没那么幸运了,大雪先是不停的下了两天一夜,后又断断续续一直不停,很多人家中并没有存粮,雪不停,市不开,买不到吃的,隐隐生出乱像,让人心生惶恐。

下雪第十天时,一大清早,苏若锦起床拉开房门,满眼都是雪白,昨天刚扫完的天井又是厚厚一层,连回廊里都积了很多。

书同带上毡帽,问:“小娘子,还要用盐扫天井、门前雪吗?”

“扫。”

书同担心:“天天用盐扫雪,可不起啊!”

“存盐不多了吗?”

“暂时是够用的,就怕这雪一时半会停不了呀!”

“没事,该洒盐就洒盐。”

书同咋舌,他终于知道二娘子为何囤这么多盐了,竟用来化雪,可真够……他感慨的一下子都不知道怎么说。

苏记烧烤早停了,苏记早餐只留了两种吃食,那就是掺了粗面的馍馍和黄豆做的豆浆,这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铺子附近居民提供方便。

每天限量供应,每人每天两个外加一个豆浆,每天售完五百个为止。

燕王从苏言礼这里得到的三合一虽然没有全部实施,但皇帝还是松口让他先用两条街道的公租房试试,看结果怎么样再全面推行,结果,没等到全面推行,大雪压城。

赵澜为了工作方便,大雪时就不回晋王府了,一直在探事司秘密据点工作,因受苏若锦的影响,他的手下也囤了不少吃的喝的,还有他身下的炕床,几乎一天十二时辰都在上面,办公时,像小娘子一样把被盖卷起放好,睡觉时,把炕上的办公桌移开,铺上被子,暖暖的,一觉睡到天亮。

晋王不放心儿子过来看时,坐到炕上,惊奇的眉毛都飞起来,“我的儿,你怎么想出来的,怪不得连王府都不回了。”

赵澜被老子说的压住嘴角的笑意,“父王今天过来是……”

听到这话,晋王不错的心情又低落起来,“魏王与燕王斗,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来提醒你,千万别卷进他们的斗争中去。”

“我知道。”

晋王眉头蹙起:“我怎么听说让租客修房抵房租的主意是你给燕王出的?”

赵澜敛眼:“去年在工部抓了不少探子,连累四哥被骂,所以我让沈先生帮他出了这个主意。”

“你呀……”晋王指着儿子半天没责怪出声,实在是儿子也才十四,差事做的很好,已经不错了,他不想责怪他,可是皇子斗争之事又不能大意,一个不小心就荣华尽失,甚至可能搭上性命。

“我要向小郡王回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