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缺乏火器

凛冬长夜 柿餠 1160 字 7个月前

只是至此之后,明朝禁海,也就导致宝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明朝戎克船最大只有20米长,宽10米,可容纳700人左右或260吨以上的货物。

如今,杨三生手上最大的戎克船也就17,18米长,宽8,9米。

而盖伦船的标准长度是46-55米,排水量300-1000吨,两相比较,他的船只和盖伦船根本没有可比性。

“既然如此的话,那也就只能另想法子了。”

察觉到此路不通的杨三生,只能抓了抓脑袋,思索其他的办法了。

思索许久都没想到好办法的杨三生,只能先整编陆军,海军只有等到他父亲杨琮从澎湖带回被俘士卒的家眷再来整编。

而对于陆军的整编,杨三生准备照搬戚家军的编制来整改队伍,这样一来,至少陆军也能拥有不俗的战斗力。

可是当他真的准备实施时,这才发现,他现在极度缺乏火器。

可戚家军的配备是需要大量的火器才行,否则,在缺乏火器的情况下,强行照搬的话,只是依葫芦画瓢,学了个四不像而已,战斗力也就不必多说了。

一想到此处,杨三生就脑袋疼,本想趁着这段时间的空档,好好提升一下部队的战斗力,然而此刻他才发现,他在缺乏火器的状况下,根本就无力整编军队,只能按照原来的样子继续训练。

“那些外国传教士又不好糊弄,汤若望此时应该正在京城给崇祯造大炮。

到底从哪能弄一个造火器的人才呢?”

思索良久后,杨三生才发现,改革部队编制事小,弄一个能制造火器的人才事大呀!

“对了!孙元化!”

一想到孙元化就不得不提徐光启,因为徐光启可是孙元化的老师,并且在火器方面的造诣比之徒弟孙元化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徐光启生于1562年,死于1633年,如今已是1631年,徐光启已是69岁的老人,再过两年就离世了,杨三生就算把他给掳来也没多大的用,只有今年才50岁的孙元化才可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