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经过无数次的试探,最后发现朝中心向汉室的人,大有人在。其中他看重的蔡邕,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一次宴会上,他授意尊他为尚父,当时就遭到了蔡邕的强烈反对。
蔡邕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功劳不够。
董卓虽然有些气愤,但也没有任何办法,蔡邕虽然说出了意见,可这种意见,明显不是代表他一个人。
董卓思索多日,也觉得时机不成熟。就把这股欲望,牢牢藏在心底。
如今这个目标终于要实现了,陛下主动要把天子之位传给自己。
对于刘协的禅让决定,董卓并没有感到意外。
就算他在沉稳,毕竟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他每天生活在高压之下,又有自己安插在身边的人,每日潜移默化的劝说。他终究抵挡不住。
董卓对刘协的印象不错,他沉稳淡然,气度不凡。若是生活在太平盛世,或许会成为一代贤君。
可惜,他生活在这个时代,无奈只能成为牺牲品。
董卓幻想登上九五之尊后,一定会善待刘协。
董卓会给他封高位,赐重赏,让他在自己眼皮地下,无忧无虑的活下去。
李儒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多少喜色,相反他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太过突然。
从目前传过来的诏书看,李儒在里面发现了很多字眼。
身心俱疲、年幼难当大任、相国英武不凡,至尊之位,唯有能者居之等等。
李儒对写在纸上的仁义道德,嗤之以鼻。
历朝历代都是拿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糊弄人。
这一次同样没能免俗。李儒对于这些哄弄人的鬼话,不感兴趣。
李儒关心的是深层次的原因。
天子为什么会突然选择禅让?
真的是哪些原因说的那样,身心俱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