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迫,目前的这些毛坯就是最后的数量了,加工完了这些就不要继续生产了!咱们不需要到6月中旬,这个月底就停下重迫的生产!”
“至于突击步枪,这个月底完成最后一支的组装,然后技术封存,工人们全部转型到八一式马步枪的生产上来!不过从明天开始,就需要给八一式马步枪的枪托准备木料了!木料加工需要时间,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开始进行了!至于产量上么,先按照一个月500支来备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82迫击炮的生产,就暂时按照现在的产能,不要增加也不要减少!然后咱们想办法,增加一些车床,或者简易的车床,专门加工迫击炮炮弹的壳体,这是咱们增加炮弹产量的办法!然后冲锋枪,我的计划是6月份的产量,保持在300支就可以,毕竟我们的子弹产量有限。”
“那,这些就是咱们目前需要解决的调整方向!其他的诸如地雷,手榴弹这些,以前怎么生产,接下来也怎么生产,不需要调整!”
说话的是李月轩,跟他一起开会的是萧凤云以及兵工厂的大大小小的负责人。因为是产业调整,也是各个工段的一个会议,所以朱星宇也列席了会议,听取大家的调整意见。
“那个,我想问的是,我们锻打这边,下料的时候还要不要下120重迫的?”负责锻打的孟祥东问道。(本章完)
忙,忙,很忙,忙的昏天黑地,忙的脚不沾地,忙的不辨东西,忙的就忘记了时间,一下就从四月中旬,忙活到了五月初。
直到这个时候,从阳泉、平安县那边获取来的资源,才理清了一个头绪,也做到了账面上有数!而就在大家忙活的这段时间里,北山支队出去的部队陆续返回,鬼子也没有再出来捣乱。于是,围绕着北山根据地的战斗,也终于落下了帷幕,大家也各自重新划定了地盘。
首先是新到手的两座县城,因为鬼子没有能力再出来争夺,而且咱们也没打算让出去,这就得派部队去驻防!南边昔阳还好说,新一团自己打下来的,不需要商量,丁团长直接派兵把昔阳县给把守了起来。
平安县这边,因为有新一团、独立团的参与,而且平安县紧邻阳泉,这就得好好的商量一下了。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平安县交给北山支队第一大队驻守,然后平安县往东、北,一直到白井镇到固关、长生口,交接井陉这一线,交给独立团作为发展的根据地。
与此同时,新二团的根据地也向东扩充,直接接临了平安县跟昔阳县,让老孔有了更多的兵员地,更多的粮食产地。
北山支队这边,为了巩固新占领的这些区域,从新二团那边回来的北山支队主力一团,就在平安县跟昔阳县之间的张庄驻防,作为两个县城之间的预备队,随时支援两边。与此同时,因为昔阳县被解放了,那么驻防在东冶头的第二大队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于是第二大队回转梁家村。
而第二大队留下的防御空缺,完全的交给第三大队去接管就行了!从北边长生口到东冶头,然后一直往南到跟和顺交接的这片区域,第三大队看的住。其实第三大队主要是看好九龙关,不让鬼子从这边打进来,其他的都好说。
而回转梁家村的第二大队,那是作为总的预备队存在的。他们需要驻防在支队周围,给兵工厂当好外围的防御线,也是巩固根据地稳定的队伍。
而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功,也伤亡不少的快反连,则是回到了会东村的驻地,然后会从第二大队抽调老兵,补充他们战斗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