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准备着!”
“好,很好!现在,我宣布,你们的任务开始!等下,会有你们的连排班长过来喊人,喊道的,就跟着他们走,去领装备,出去杀敌!”
赵大年说完就走向了一侧,接着就有人上来接过电喇叭,拿着小本本开始喊人。
按照跟独立团、新一团的战斗计划,第一批出去的500新兵,多是在战斗单位的新兵,而且以二大队的新兵居多。而这些新兵,原先班里面新兵多的,整个班都被调动过来行动。班里面新兵少的,也挑选了新兵组建了战斗班,有老兵当班长副班长机枪手等骨干带领训练了半个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念到的人员,就是之前准备好的编制人员,这是给他们重新编队,分发给养跟装备而已。
而这一次的战斗,新兵们的装备是清一色的6.5mm口径八一式马步枪,这是从仓库中提出来的。而老兵们的武器,依旧是启拉力轻机枪,突击步枪,半自动这些成熟的武器,此外还有冲锋枪跟霰弹枪、霰弹炮的少量编制在里面。
至于给养方面,每个士兵都会携带10日份的行军口粮炒面;弹药上,八一式马步枪的子弹配额是80发,半自动120发,启拉力轻机枪300发,专职的冲锋枪子弹是整整5个弹匣的配额。当然,运输队还会携带一些盒装子弹,配额是根据枪械的数量,多一个基数。(本章完)
当兵好,当兵光荣,当兵的跟百姓是鱼水情深,一家人!有困难的时候,子弟兵就会出现在身边!这是后世的时候,人们的普遍认知。
可是在这个时代,当兵的跟百姓的关系可没有那么融洽,很少有像八路军这样真正的把百姓放在心头的部队,像是八路军这样对百姓秋毫无犯,还时时刻刻的想着保护百姓的军队!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他们看得清楚。
所以,在八路军的根据地中,一旦说要招兵了,那些适龄青年都会踊跃参军,生怕把自己落下来。
百姓们或许有各种各样的小心思在里面,比如家里有人当兵了,村里族里不会受欺负;孩子们当兵了,干好了说不准能混个军官当当,这就是从普通百姓到官员家庭的阶级跃迁;孩子当兵了,家里能减少一些口粮消耗,尤其是那些十五六的孩子,正好是能吃的时候……
当然,也有憨厚的百姓,就是想把孩子送进队伍中,然后去杀敌报国,给乡亲们报仇的!尤其是那些跟鬼子有血仇的家族村落。
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所以不管百姓们有着什么样的心思,只要把孩子送进队伍了,那就是好样的!也因此,独立团也好,新一团也好,北山支队也好,在短短的4个多月内,就扩充了数千人的新兵进入队伍中,让整体的兵力整编甚至超编了。
对于新兵的训练跟教育,这些年下来,八路军当中自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新兵开始,除了训练就是识字,还不定期的进行思想教育课,诉苦大会等等……通过这些手段,新兵们的思想逐渐被改造,从原先的社会青年,改造成了党领导下的有信仰,有力量的士兵的思想。
与此同时,这些士兵们也从大字不识一个,扁担到了不认识是个一字的文盲,变成了至少掌握几百个常用字的新青年。虽然算不上知识分子,但是简单的看报写信什么的,还是难不住这些新兵们的!当然了,随着入伍的时间越长,他们掌握的知识也就越多,这是一定的事情。
仅仅做到给新兵们学习知识跟军事训练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实战经验,才能让新兵们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