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这产量高啊!

“厂长,这里总共安置了12台膛线切割机床,都是新做的!生产的话,每台机床,一天能生产10根合格的枪管!一天,仅需一天,我们就能制造出120根合格的枪管出来!虽然单机的效率不如蒸汽机,但是12台机器一起开动,比厂子里的那几台机器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个产量,还只是白天生产的产量。因为总部就在这边,晚上不好开工,所以产量给限制了不少!若是晚上能倒班干活,一天至少是200根枪管!”厂房外,专门在这边负责枪管生产的辛爱国,用带着激动的声音给李月轩介绍。

“不错,很不错!就目前来看,一天120根枪管,足够满足我们一线跟二线兵工厂的需求了!光是你这边,一个月就3000多根枪管了,咱们目前没那么大的产能,根本就用不完!”李月轩在汇报上来的资料中已经了解过了,但是实地看一下,还是很满意现在的效率。

现在还在大量的生产八一式马步枪,这些枪管刚好就给栓动步枪的生产了,甚至还能辐射到脑沟兵工厂等地。梁家村?自己造的就够用了。

“不好的地方也有,就是到了冬天河水会冻结,就没办法干活了!”辛爱国在边上小声的说道。

“哈哈,你还能让天气改变不成?继续生产吧,目前我们还用不了这么多枪管,多余的产品,刚好留给冬天用!”李月轩说完,就向南边走,他要去看看弹壳的生产情况。相比较一个小水车就带动一台机器的情况,弹壳生产这边的水车就大了好几倍,提水的功能也是在这边。

水轮足够大,转动时候的动力就足够的大,慢一些也无所谓,敲打弹壳也不需要太快的频率。所以,走进了这些厂房,李月轩就见到被一根木质主轴带动的锤头在上下敲打,把一块块铜板敲打成需要的样子。

小主,

这边的弹壳生产,用的是李月轩提出的第二个方案,一台机器,一次能把10快铜板敲打成弹壳。当然,这需要一次次的更换机器,才能最终弹壳成型。最后一道工序下来的弹壳,在检测合格后,会送去钻孔,完成最终的生产。

“厂长,在经过多次的失败跟试验后,我们就得到了这一批的机器!一次加工10块铜板,前后换7次模具,最后才是钻孔工序。因为敲打的力度一致,模具设计也完善了,现在一天能敲打出1500个合格的弹壳出来!如果还想增加,就只能照着现在的样子,复制一套新的机器!”

当初开会的技术员们很是期待的看着李月轩,等待他的评价。

“我之前也来过几次,还给你们提出了不少的修改意见!”李月轩说完,停顿一下继续道:“这一次,我没什么意见了,因为这套机器,已经是我们目前的水平能做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同志们,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生产数据整理出来,做到离开这里,也能在其他地方,做出这些设备!”李月轩说完,率先鼓掌,大家也跟着鼓掌欢呼,以庆祝此时此刻的成果。

不要小看这些水车跟设备、模具,如果能逐步的复制生产,那整条清漳河边都能成为子弹壳的生产地。有了合格的子弹壳,那么复装子弹的同志们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新弹壳安装成子弹,而不是把旧弹壳去掉地火再安装。总之,复装子弹可以把复字去掉,变成装子弹了。

一次河边行,李月轩得到了满意的结果,立即折返兵工厂那边。有了稳定的子弹壳生产,也就有了稳定的子弹生产,哪怕一天才1500发,一个月也有发。这些子弹分给一个团,这个团长做梦都能笑醒了。

所以,李月轩也就可以放心的当甩手掌柜了,没必要再去纠结扩大产能的事情了,因为张部长也好,参谋长也好,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也因此,李月轩就有了亲自动手改装狙击枪,跟精确射手步枪的时间了!没错,随着大量的设备、机器到了陕北,同志们特意用磺胺跟地瓜烧搞来的一批狙击镜也运到了总部兵工厂这边。

这一批狙击镜,同志们可是下了“血本”,足足搞来了500个之多!这也就是下手的早,现在的话,大概会便宜许多,但是数量就没那么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