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绩,还可以!走吧,口说无凭,咱们去靶场看看吧!嗯,邹明,带上你们连的9班去靶场,让靶场准备一下,我亲眼见见!放心,这一次我带来了1万发子弹,打完了靶,剩下都是你们的!”李月轩说道。
抽调了一个班,李月轩跟着大家就到了布置在南委泉河上的移动靶靶场。嗯,跟梁家村差不多的布置,木排上面放着木靶,顺水漂流的情况下让战士们射击。跟梁家村那边是横着布置不同,南委泉这边因为地势空旷一些,靶场的射击区跟靶区有个60度的夹角。
这样的射击,其实更加接近实战,毕竟鬼子进攻的时候,不会横着走,而是斜着走或者直着走,就是奔着你的阵地来的。迎面来的鬼子就当固定靶打了,斜着走的鬼子刚好在这里就能模拟出来了。
很快,靶场准备好,人员也到齐了,9班长孙亮就指挥着战士们挨个射击。因为一个班有机枪组,有掷弹筒组,所以真正射击的战士就是除了掷弹筒兵加副射手、机枪手、副班长以外的7个新兵。9班的掷弹筒兵也是个新兵蛋子,但是他的副射手却是个老兵,所以不用打。啪,啪,啪啪啪……半自动清脆的枪声中,子弹嗖嗖的飞过200多米的距离,嘟嘟嘟的打在木靶上。移动靶也好,固定靶也好,只要上靶就好,多少环就没必要讲究这个了。子弹打在身上,打在脑袋上是个死,打在肚子上也基本上活不了,打在胳膊上虽然能活,但是战斗力就没了。
所以,只要上靶,那就是胜利!至于说彻底消灭敌人的事情?那不是还有补刀的过程么,急啥么!
一个班,7个人打,很快就打完了7个弹匣,地上散落了足足140个弹壳。李月轩没有关心弹壳的事情,那是舒游团该操心的,他看的是射击的成绩。还不错,郑长风说话的时候大概是谦虚了,7个新兵的上靶率竟然到了8成多,接近9成的水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的枪法,现在拉去上战场足够了,只要发挥稳定就好就足够了!什么鬼子的枪法更好?这都41年了,当初那些枪法出众的鬼子老兵还剩下多少?鬼子新兵的训练或许还保持着战前的水平,但是鬼子急火火的组建了那么多的师团,还多处开辟战线,真的能让新兵渡过那么长的训练期?
再说了,现在晋东南周围的鬼子,最多的还是独立混成4旅团跟36师团他们。独立混成4旅团,那都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最低等鬼子;36师团也是警备师团,远没有常设师团、特设师团的水平。
哦对了,这时候,鬼子还在把常设师团以及所剩不多的特设师团进行四单位改三单位的改编。这个事情从39年就开始了,到现在还没完成。改编后,就有了甲种师团野战,乙种师团辅助野战,丙种师团警备的说法了。当然,再怎么说,独立混成旅团也排不上号……
对一营的枪法有了了解后,李月轩并没有离开南委泉一营驻地,而是干脆的留了下来。
张部长不是给了7天的假期么?李月轩也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就待在一营不走了!当然,说是放假,他在这7天时间里还是帮着一营组建了以两个炮兵班,一个携带弹药的运输班为编制的迫击炮排出来。编制完了,还带着两个炮兵组,完成了一次实弹打靶训练,以掌握他们的水平。
还好,两个炮兵组的炮长都是赵主任严格培养出来的,除了计算的时候稍微慢一些,精准度还是可以的。
在建设炮兵的时候,李月轩还抽出时间,专门对27个战斗班的掷弹筒兵进行了实弹射击检查。看得出来,郑长风也是下了本钱的,这54个掷弹筒兵跟副射手的水平都很不错,400米的命中率都在9成左右。
有了迫击炮排,战斗班训练的也不错,再专门进行一下步炮协同训练,一营的战斗体系也就基本上完备了。如果还想提高战斗力,那就只能是拉到战场上,跟鬼子真刀真枪的打一场了!
嗖的一下,7天时间就过去了,李月轩终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南委泉,回到了兵工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