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反正也是过渡的。

原先的捷克式仿造车间,李月轩的面前站着车间的负责人老祝。

“厂长,这个是最后的一批零件了!组装好了之后,捷克式的生产,就全都放到东边的脑沟兵工厂去了!从今往后,这个车间所有的产能,都会放在突击步枪跟半自动步枪的生产上来!可是,我觉得吧,咱们这样搞出来的武器,其实也是受到子弹的限制的。”老祝说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就是担心一些没有大量的6.5mm子弹的部队,没办法装备这些武器是吧?”李月轩问道。

“嗯,是这个意思!怎么说呢,脑沟兵工厂新建的厂子,即便是过去一些技术工人,这个捷克式的生产也不会跟现在一样了!这样,一些部队,还是会受到影响的。您看,能不能保留一些产能在这里?”老祝是真心舍不得完全放弃捷克式的生产。

“这个事情啊……给我几天的时间,我想想办法!但是呢,这里的生产,一定要听我的,两个车间做好产能的协调工作,一些可以通用的零部件,一定要做好产能的集中协调工作,不要你多我少的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一定要做到完全按照标准尺寸生产,做到可以通用!”李月轩说道。

“这个您放心,不会出问题的!”老祝保证道。“好了,这几天你盯紧了,等理顺了生产,再来向我汇报工作,这几天我就不过来了!”李月轩交代一声就回去了厂部的办公室。

坐在办公室里,用木头小勺子从瓷罐子里面挖出一块带着蜂巢的蜂蜜放进茶缸子,然后倒上温开水,李月轩开始沉思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说白了,八路没有子弹生产能力,只能靠着缴获、调拨跟复装子弹来保证弹药所需。

现在百团大战打完了,光头蒋绝不会再给八路调拨一发子弹了,只会指挥部队把子弹打向八路这边。所以,在往后的时间里,八路的子弹会越来越少,甚至子弹药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向6.5mm的弹药集中。没办法,八路的主要作战对象还是鬼子这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想要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只要八路有了自己的子弹生产能力就好办了!比如从毛熊家弄来几条子弹生产线,一天能造1万发的那种,就能让武器系统往这个弹种上面靠拢。

可是……没有啊!枪型,就是跟着弹种来着走的,这一点就固定死了!

不过,李月轩有个超级发达的大脑啊!速度堪比带来的那款手机那样快的大脑啊,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真的是人工+智能啊!

所以,在经过一番计算论证分析后,李月轩开始画图!不就是一款轻机枪么?现有的型号当中,选一个启拉力轻机枪就好了么!以这个枪型为蓝本,然后把枪机跟枪管做一番改动,变的更容易的更换枪管,甚至枪机也能轻易的更换就好了么。

所以,李月轩改动设计后的轻机枪,结构更加简单坚固,口径还是7.92mm不动,枪管跟mg34一样的容易更换就好。至于精度?肯定是比不了突击步枪的,跟捷克式不相上下就是了。30发的下部长弹匣,作为掩护武器够用了,还能换枪管呢。

然后,相应的,同款步枪的框架,还能稍作改变就换成6.5mm的枪机跟枪管系统,这样就不用考虑弹种的问题了!至于说寿命问题??这是问题么?现在是40年啊,只需要再过13年的时间,53系列的武器系统一出来,这些都得送去民兵那边。

所以,一番静心的绘制,一叠图纸就被放在了老祝的跟前,让他安排人去鼓捣出来就好。

等过了十来天,老祝就兴冲冲的让人抱着4挺最新的启拉力轻机枪来找李月轩报喜了:“厂长,这个,好用,真的好用,比捷克式好用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