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参差到令人目瞪口呆的极速转变堪称玄幻。
更重要的是,杨默做的这一切,几乎都是在侧面以一种大水漫灌的形式惠及整个临邑县,不管是马县令还是何常务,在这个过程中都受益匪浅。
因此,县里面对待杨默的态度越加微妙起来不说,杨默本身的倾向性,也带有着不可忽视的份量……尤其随着那份用工候选名单的逐渐确定,杨默表现出来的个人态度,甚至会直接左右一些事情。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苏宇说如果杨默直接拜访何常务,很有可能会让马县令直接发飙的原因。
杨默跟马县令和何常务其实一直都表现出“不参合”、“不靠近”、“不亲近”的态度,只在工作上与两边保持着最起码的交际,而两边也很默契地没有明晃晃地展露出对杨默的拉拢……其实主要是不知道能拿什么干货去拉拢他。
但如果杨默在正常的工作交涉之余,主动拜访何常务,这在外人眼里,无疑就是在展露出自己的倾向性来了……稍微发酵一下,是会引出大麻烦来的。
对于马县令来说,这固然是个极糟糕的消息,对于何常务而言,却也是个更糟糕的消息……他跟杨默的关系不但没有到可以让对方全力支持自己的程度,甚至就连亲近都算不上,要是因为杨默的某些不经意的举动让马县令在误会之下大动干戈,那他简直亏到姥姥家了。
………………
听到在苏宇嘴里,自己已经成为了那种一举一动都会被县里面过度解读的重要人物,杨默的表情说不出来的古怪。
沉吟了一下,他有些无语地叹了口气:“好吧,既然如同你说的,我不方便直接拜访何常务,那他托你来,究竟想要跟我商量个啥事?”
苏宇闻言,顿时有些感激地舒了口气:“是这样的,目前马县令那边的主要成绩实在菜篮子工程上,外加老大你之前的招商引资也让县里面沾了光,所以不出预料的话,马县令明年的工作重心是菜篮子工程第二阶段工作的优化,以及依托商务局,尝试着是否能进一步扩大战果;”
“而何常务这边呢,虽然通过债务置换模式的推广,客观上在米袋子工程上做出了一些成绩,也凭借着第五农场和老六鸡苗繁育所等单位,把县里面的养殖行业搭起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框架,但想要再百尺竿头,把工作再往前推进一步,却有着许多现实中的困难需要去克服。”
简短交代了一下背景后,苏宇转入了正题:“而在所有需要克服的困难中,大抵就是县供销系统的维持和运转,算是最令人束手无策的了……偏偏随着债务置换模式的全面推开,县里面又发现,供销系统在这其中的作用无可取代,这就不得不让人必须正视这个大难题了。”
叹了口气,苏宇又递了跟烟过来:“我妈就是县供销系统的,所以我对这块再了解不过了;”
“虽然各地的供销系统在70年代末以前,属于一等一的香饽饽,但改革开放之后,日子却一天比一天难过起来。”
说到这里,苏宇苦笑着摇了摇头:“服务差、种类少、款式老、还死板……换我,我也不愿意去里面受人白眼。”
“所以进入八十年代后,各地的供销社生意是一落千丈,大家伙都挤着去小卖部和私人批发部买东西去了。”
“说实话,也就是如今一些诸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紧俏商品只能凭票在供销社里买到,要不然,指不定你去县里面的供销社中走上一趟,一个人影都见不到。”
摸出打火机给自家老大点燃烟后,苏宇语气里不无忧虑:“一方面,县里的供销社效益越来越差,但却不能随意关停,也不方便随意裁员;但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的供销合作社还在正产运转,除了重要农用和生活物资的销售之外,农户产出的产品代售、寄卖、统销、统购等工作依然还在如序进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大,你也知道,县一级的供销系统既是商品流通系统,也是县里面的经济调节和兜底系统;现在临邑县的供销系统经历了长达近十年的流通淤堵之后,县里面着实有些不堪重负了……一边是该收购的物资一样不落地收上来,一边则是商店里商品基本卖不出去;就算县里面一个劲的往企业里压任务,但每年还是有一大堆的商品压在仓库里没办法转化为资金。”
“有鉴于此,朝廷其实这几年一直要求供销系统进行深化改革,甚至总社都已经把权力下发到了县一级;”
“但几十年下来,各地的供销系统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固化思维,再加许多县份的供销系统仅仅只是事业单位而已,本身并不属于行政系统……没有足够的压力和驱动力,也就没有足够的魄力,哪有那么容易改过来?”
杨默有些奇怪地看着他:“可是前两年县里面不是已经进行过改革了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县里面的供销社网点,可有不少是承包联营的。”
本着八十年代初中期非常流行的“一改就灵”原则,各地的供销系统效益开始严重下滑之后,许多地方开始尝试把家庭承包制引了进来,因此在非城市地区出现了许多承包联营的供销社网点……事实上,在供销社一度消失在大众视野里的后世,各地农村依旧还保留的那些供销社网点,至少有六成以上都是这种性质。
这些承包联营的网点,从所有制来说属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但从实际上来讲,其实就是个人承包之后的农资/小百货商店……当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些网点又在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回到了连锁经营的模式,但承包经营的特质却没有变化。
而很显然,临邑县这边属于赶时髦的那一批子,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尝试学习这种模式了,虽然并没有把这种模式应用在所有网点上,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承包者的积极性,因此在杨默那模糊的记忆中,临邑县这边的基层供销网点,经营情况似乎并没有那么糟……最起码,钻探公司旁边的那个网点,以及他们村子里的那个小网点,运作的还是马马虎虎的。
但如今听来,似乎情况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好?
听到自家老大说起这个,苏宇有些纠结地看了他一眼:“其实吧,临邑县一百多个供销网点,有运营的比较好的,也有运营的比较糟糕的,总体来说,算得上马马虎虎……虽然县里面在这块的负担比较重,但其实也没有到天要塌下来的程度。”
“但问题是,如果县里的供销系统一直都这样,那也罢了,好死不死的是……半年前在老大你的建议下,特别工作小组大力推行的那套债务置换模式,却又让县里看到了希望。”
说到这里,苏宇叹了口气:“在这套模式刚推行的那会儿,债务置换的承接主体是各乡/各村的供销合作社网点,农户的需求也是由这些网点整理提交到上级单位的,那些企业调整后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经由这些网点以特价的形式售卖给这些百姓的;”
“可以说,在一开始的三个月里,县里的供销系统发挥出了沉寂近三十年的原有功能,起到了非常强的整合、调节和疏通作用,其展现出来的积极效果,一度让县里面瞩目……我妈她们差点以为,供销系统的第二春马上就要到来了。”
“可问题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愿意为了那些繁杂的细微调整疲于奔命,农村基层的消费需求开始明显下降不说,供销系统的整合和疏通作用也越来越微弱,眼瞅着即将如同陷入以前那般的一潭死水……这让曾经见识过供销系统作用的何常务他们如何愿意接受?”
“可问题是,由于他们之前扛不住压力,给一众本地企业松了口子,让农村基层的JIT模式逐渐形同虚设,眼下又想让供销系统发挥出原来的作用,又谈何容易……供销系统是流通和协调组织,不是生产单位,病根出在那些本地企业不愿意如同捡芝麻似的为农村提供繁杂的小众化定制服务,光靠供销系统又能玩出什么花来?”
“所以,现在出现了两个令人头大的问题,许多本地企业在渡过三角债危机之后,不愿意劳神费力地为农村提供定制化服务;而一些承包经营的网点,又因为之前的虎头蛇尾产生了较强的不信任感和抵触情绪,表现出明显的听调不听宣的态度。”
“这两种情况如果只是出现了一种,那还好说,但两种情况一齐出现,却着实让人头大。”
说到这里,苏宇耸了耸肩:“所以,何常务那边现在认为,唯一能解开这个死结的人,就是老大你了……那些承包经营网点的负责人需要一剂强心针,也需要有一个既有魄力,也有威望的牛人去给他们指路;”
“所以除了老大你,县里面再也没有第二个更合适的人选……毕竟当初的债务置换和JIT模式是你提出来的,而你去年捣鼓出来的那些项目效益又好的吓人,现在系统里的人提起你杨大科长,哪个不是一脸敬畏?”
小主,
杨默并没有把这番马屁味极浓的话放在心上,想了想之后,眉头却是皱的很深:“意思是何常务打算借着深化改革的档口,再一次加强县供销系统的独立性,然后想把它变成自己的强助力?”
苏宇自然听得出来,这话的重点在“独立性”这三个字上。
道理也并不难理解,既然几年前县供销系统就开始尝试各网点的承包经营了,那么当发展陷入困境之后,进一步剥离县供销系统对主管单位的依附性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既然成了半个第三方,既然是要朝自己要效益,那么在县里出台份文件,促成双方的合作,然后在政策上和实际工作中倾向于杨默这个被选中的“合作者+主导者”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县供销系统重新焕发出活力,杨默又能借助县供销系统的触角去开展一系列不违反原则,但对自己大有裨益的工作;其实算得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双赢。
事实上,虽然县供销系统只是个事业单位,却也能跟“公器他用”沾上边,这是件很犯忌讳的事情,因此如果是别人,何常务他们绝对不会傻到去尝试进行这样的操作;但杨默是央企的干部,正科级的行政级别其实在县域里已经非常不低了,因此这番操作虽然依旧会被私下诟病,但冠以“实验”的名义后,明面上却是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没有经历过那段困顿岁月的人,是无法理解“实验”和“改革”这两个词,在当时是意味着何等的尺度。
只不过,这种事情虽然能被称得上是双赢,但实际上对于何常务的裨益更多一些,对于杨默嘛,其实很有些可有可无的意思……杨默毕竟是央企干部,他做好本职工作就成,县供销系统是不是能被盘活,又或是能给他提供多大的助力,对他这个目前掌控的资金已经超过十亿的超级科长而言,根本没那么重要。